NGC 1569是在鹿豹座的一個矮不規則星系,早在1788年11月4日就被威廉·赫歇爾發現了。這個暗淡的星系不是業餘天文學家喜歡的目標,但卻是專業天文學家研究的對象,特別是研究星系內恆星形成歷史的有趣目標。這個星系的距離很近,因此,哈伯太空望遠鏡可以輕鬆的解析出在這個星系中的恆星[3]。以前認為這個星系的距離只有240萬秒差距 (780萬光年) [2]。但是,在2008年科學家研究來自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影像,計算出這個星系的距離是1,100萬光年,大約是比過去認為的遠了400萬光年[4][5]。
恆星形成
NGC 1569包含兩個顯著但有著不同歷史的超級恆星集團 [3][6]。 這兩個集團都經歷了插入式的恆星形成。超級恆星集團A,位於這個星系的東北方,形成的年代不超過500萬年前,包含年輕的恆星(包括沃夫-瑞葉星)和較老的紅色星[6][7]。 超級恆星集團B,位於星系靠中心的位置,包含老年恆星族群的紅巨星和紅超巨星[3][6][7]。 這兩個恆星集團擁有的質量都相當於銀河系的球狀星團,還確認有許多較小的,有著年輕恆星的集團[3]。 此一結果,和大麥哲倫矮星系和NGC 1705的結果,顯示出矮星系內的恆星形成不會不斷的發生,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短暫的形成,類似突然的爆發。
藍移
NGC 1569令人意外的是它的光譜是藍移的[1],這意味著這個星系是朝向地球移動的。對照之下,因為宇宙在膨脹使得大多數的星系光譜呈現紅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