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T細胞核因子(英語: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縮寫NFAT)是轉錄因子的一類,在免疫反應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免疫系統中的大多數細胞都會有著一個或多個NFAT家族的成員蛋白的表現,此外,NFAT也會參與心臟骨骼肌神經等系統的發育。

NFAT最初被發現是T細胞白血球介素-2(IL-2,也就是T細胞免疫反應的調節劑)的活化劑。後來,研究進一步的發現了NFAT在很多身體系統的調節中也有重要的作用[1]。NFAT轉錄因子參與很多日常身體調節,也會引發多種疾病,例如發炎性腸道疾病和多種癌症。目前科學家也在嘗試以NFAT作爲多種疾病的藥物靶點。

成員

NFAT轉錄因子包含NFATc1、NFATc2、NFATc3、NFATc4和NFAT5五個成員[2]。NFATc1至NFATc4受鈣訊號調節。而NFAT5是最新發現的成員,有與其他NFAT成員不同的特徵[3]

鈣信號對於NFATc1至NFATc4的活化非常重要,鈣調蛋白(CaM)是一種常見的鈣傳感蛋白,可活化蛋白絲胺酸/蘇胺酸磷酸酶鈣調磷酸酶(CN)。活化的CN與位於NFATc1至NFATc4的N端調節域上的結合位點結合,並快速地把位處NFAT蛋白N端的絲胺酸富集區(Serine-rich region,SRR)和SP重複序列去磷酸化。去磷酸化導致構象變化,核定位序列被暴露,促進核轉位[4]

此外,NFAT5的N端調節域缺少一個重要構造,而該構造包含上述與活化的CN結合的結合位點,導致NFAT5不受鈣信號傳導影響。可是,在滲透脅迫期間,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RK)會控制相關反應。在高滲環境下,NFAT5會被運送到細胞核,活化數個滲透保護基因轉錄。因此,在腎髓質皮膚眼睛,以及胸腺和活化的淋巴球中會發現NFAT5[5]

臨床作用

發炎

科學家在LRRK2基因編碼(多白胺酸重複激酶2)發現了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的易感基因位點,顯示NFAT能夠調節IBD[6]。激酶LRRK2是NFATc2的抑制劑,在缺乏LRRK2的小鼠中可發現巨噬細胞中NFATc2的活性增加[6],使引發嚴重結腸炎的NFAT依賴性細胞因子增加。

NFAT也在類風濕性關節炎(RA)中有重要角色,RA是一種有強勁促炎成分的自體免疫疾病。TNF-α(腫瘤壞死分子)是促炎細胞因子,可活化巨噬細胞中的鈣調神經磷酸酶-NFAT通路。此外抑制雷帕黴素靶蛋白(mTOR)通路可減低關節發炎和侵蝕,故mTOR通路與NFAT之間有相互作用,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過程中的關鍵[1]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