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CD(日版名:メガCD,美版名:SEGA CD,多簡稱為MCDSCD日本電子遊戲發行商SEGA於1991年12月在日本、1992年10月在北美、1993年4月在歐洲發行的家用遊戲機硬體,是SEGA於1988年發售的16位元家用遊戲機Mega Drive/Sega Genesis的外接配件之一[1][5]

Quick Facts 其他名稱, 製造商 ...
Mega-CD
メガCD
SEGA CD

上:日版Mega-CD標誌
下:美版Sega CD標誌

上:日版Mega-CD與日版Mega Drive並用示意圖
下:Sega CD第二版本與Genesis第二版本並用示意圖
其他名稱Sega CD[1]
製造商SEGA
類型家用遊戲機配件英語Video game accessory
產品世代第四世代
發布日期
  • 日本:1991年12月12日[1]
  • 北美:1992年10月15日
  • 歐洲:1993年4月2日
  • 巴西:1993年10月
生命週期1991年-1996年
單價日本:JP¥ 49,800[1]
美國:US$ 299.95
英國:UK₤ 269.99
停產日期
  • 全球:1996年[1]
銷售台數224萬部
媒體CD-ROMCD+G
電源DC 9 V @ 13 W
中央處理器摩托蘿拉68000 @ 12.5 MHz
記憶體512KB主記憶體
256KB視訊隨機存取記憶體[1]
硬碟儲存空間8KB內建儲存空間
移動儲存可擴充最多128KB
顯示預設解析度320×224[1]
音效理光RF5C164
尺寸301×213×113公釐[1]
最暢銷遊戲音速小子CD》(150萬份)[2][3][4]
相關條目Super 32X
Close

Mega-CD以光碟為儲存媒介。光碟的儲存空間較當時大多數家用遊戲機所使用的卡帶大上許多,甚至可包含全動態影像,最著名的例子為1992年於北美發售的《午夜陷阱[1][5]

儘管有著《露娜 永恆之藍》、《音速小子CD》等優質遊戲,不過大部分的Mega-CD遊戲陣容不是原有Mega Drive/Sega Genesis遊戲的移植版本,就是品質普遍不佳的全動態影像風格遊戲,使得主機銷量一直不見起色[5]。1996年,SEGA決定轉移研發資源至其次世代主機SEGA土星,並正式將Mega-CD停產。Mega-CD在其生命週期中僅售出了224萬部,以商業角度而言是失敗的[5]

歷史

背景

Mega Drive(在北美地區稱為Sega Genesis)於1988年發售,銷售量達3075萬部,是SEGA歷年來最成功的主機[5][6]。1990年,時任日本SEGA總裁兼執行長中山隼雄提拔湯姆·卡林斯基英語Tom Kalinske為美國SEGA總裁兼執行長。卡林斯基提出了四點計畫,以提升主機銷量:降低主機價格、加強廣告宣傳、美國在地化及將《音速小子同捆主機銷售[7]。日本SEGA高層起初否決此計畫[7],但中山隼雄認為計畫可行,並表示:「你是美國SEGA的總裁兼執行長,所以想做什麼就去做吧。」[6]結果計畫奏效,《音速小子》叫好叫座,使主機在北美的銷售量甚至一度領先競爭對手超級任天堂[7]

開發

1990年代初期,光碟CD-ROM儲存技術迅速發展,已達到可以儲存一定大小音樂和遊戲之程度。1988年,日本電氣在為其家用遊戲機PC Engine推出之配件CD-ROM²日語CD-ROM²中,首次將CD-ROM作為電子遊戲儲存媒介實用化,在首發六個月內銷量即達8萬部[8]。同年,任天堂首次公布與索尼的合作計劃,預計為超級任天堂開發全新的CD-ROM配件;1991年,家用電腦硬體龍頭康懋達國際也跟隨趨勢推出其CD-ROM家用遊戲機康懋達CDTV英語Commodore CDTV。同年底,飛利浦的CD-ROM家用遊戲機CD-i發售[9]

在Mega Drive發售不久後,日本SEGA即開始預備研發主機專用的CD-ROM配件,並將計劃交由SEGA消費產品研究開發實驗室的高見富夫所領導的開發小組負責。Mega-CD原先將設計為擁有與CD-ROM²相同等級的硬體規格,並將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容量擴充達兩倍之多;同時預定售價也將較與日本電氣即將推出的PC Engine配件SUPER CD-ROM²日語SUPER CD-ROM²便宜,約20000日圓上下[5][10][11]。但在研發過程中後期,開發小組突然決定為主機加入大型電玩等級的硬體縮放旋轉機能,因此需要加入專用的數位訊號處理器(DSP)[5][10][12];由於此決議過晚下達,因而耽誤了主機的研發時程,並造成硬體成本上升[10]。另外,開發小組在測試後發現,Mega Drive內建的摩托蘿拉68000中央處理器無法單獨負擔Mega-CD的圖形運算工作,因此決定在配件本體中也加入一顆摩托蘿拉68000處理器[5][10]。此外不斷有訊息指稱,日本電氣預定為SUPER CD-ROM²推出記憶體擴充包,使其記憶體總容量增加至4Mbit(0.5MB);SEGA如臨大敵,急忙指示開發小組將Mega-CD之記憶體容量自原先的1Mbit擴充至6Mbit(0.75MB),以與SUPER CD-ROM²抗衡[10]。此項更動成為Mega-CD開發過程中最艱鉅的開發任務之一,因為這代表開發小組必須利用僅有的兩顆時脈不高的中央處理器(主機本身及配件中各一顆)搭配前所未有的高容量記憶體協調運作[12][13]。在諸多硬體上的更動之後,開發過程末期Mega-CD之硬體成本已達到49300日圓,是原本估計值的2.5倍之多[10]。SEGA在進行Mega-CD硬體架構研發的同時,也與日本勝利華納通訊英語Warner Communications合作設計Mega-CD的專用CD+G光碟機[8][14]

在Mega-CD的開發過程中,日本SEGA一直沒有知會美國SEGA任何關於Mega-CD的資訊。當美國SEGA得知Mega-CD正在研發的訊息時,已是主機即將完成研發的1991年了[15]。據時任美國SEGA執行製作人邁克爾·萊瑟姆(Michael Latham)表示:「當你為一家國際化企業工作時,總會有一些需要協調的事情不如人意。他們(日本SEGA)拒絕提供我們(美國SEGA)任何可以運作的SEGA CD(美版Mega-CD)機體,只給我們無法使用的模型;因為他們擔心如果給了我們可運作的版本,我們不但會試圖更改主機設計,還可能將主機外流給媒體及大眾。這讓我們感覺不受信任,著實令人沮喪。」[9][16]雖然日本SEGA拒絕提供可以運作的原型主機,不過萊瑟姆及美國SEGA授權管理部門副總裁豐田忍仍使用了自各處收集的瑣碎零件,共同組裝了一片勉強堪用的Mega-CD主機板,並裝入日本SEGA提供的主機模型以供測試[9];更讓美國SEGA人員頭痛的是主機的硬體規格。「Mega-CD竟然不使用正統的CD-ROM光碟機,而是使用廉價、消費級的影音用光碟機改裝湊數。」美國SEGA資深製作人斯卡特·貝利斯(Scot Bayless)表示,「我們的品質維護小組因而面臨了嚴重的問題。能讓我說出『嚴重』這個字,代表事情已經到了『真的非常嚴重,嚴重到噴火』的程度了。我們全天候的工作,努力找出主機到底存在那些問題。」[15][17]貝利斯並補充說明,他們發現由於Mega-CD配備的光碟機讀取速度不如預期,使遊戲載入耗費的時間增加[15][18]

1991年6月1日,SEGA於東京國際玩具展上首次公開Mega-CD相關資訊[19][20][21]

發售

1991年12月12日,Mega-CD於日本首發,售價為49800日圓[1]

硬體規格

Mega-CD通過SEGA Mega Drive主機上的擴充插槽與之相連,且需要向Mega-CD提供獨立電源供應。Mega-CD除了可以執行自己的CD-ROM格式的遊戲庫之外,也可以播放普通CD光碟和卡拉OK CD+G光碟,此外還能與32X一起使用,同時利用兩個附屬裝置執行32位元遊戲。Mega-CD的第二種機型(也稱為Mega-CD 2)包括一個鋼製接合板(需要將其旋緊於Mega Drive主機的底部)和一個擴充墊片[22]

Mega-CD的主CPU16位元摩托羅拉68000(時脈頻率12.5MHz)[19][23],比Mega Drive快5MHz[24]

Mega-CD包含1Mbit的引導ROM,此ROM獲分配給CD遊戲BIOS、CD播放器軟體以及CD+G光碟的相容特性。此外,Mega-CD還擁有6Mbit的RAM(用於程式、圖像和聲音資料)、512Kbit的PCM波形主記憶體、128Kbit的CD-ROM資料緩衝主記憶體以及64Kbit的備份主記憶體[22]。使用者也可以另行購買1Mbit的備份RAM卡匣[25]

Mega-CD的音效由理光RF5C164晶片提供,內建兩個RCA端子,能夠讓Mega-CD輸出區別於Mega Drive的立體聲。如果要把Mega Drive的立體聲聲效與Mega-CD的立體聲聲效結合,需要在Mega Drive主機的耳機插孔和Mega-CD背面的輸入插孔之間連接電纜,Mega Drive的次種機型無需電纜即可結合[22]

Mega-CD雖然擁有更快的處理器,但其主要目的是擴充遊戲大小。當時Mega DriveROM卡匣包含8至16Mbit的資料,而一張光碟可以容納多達640MB的資料,是ROM卡匣容量的320倍。CD的龐大容量能夠讓Mega-CD執行包含全動態影像(FMV)的遊戲[26]

遊戲

在Mega-CD上有超過200款遊戲。

評價

在平台將要發行之時,《電子遊戲月刊》授予Mega-CD1992年度最佳新款外圍裝置。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