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史頌扎(又譯作普拉班扎、普拉潘查、勃拉班查、勃拉邦加)在1365年以古爪哇語(英语:Old Javanese)寫成的史詩。本書採用卡卡威英(英语:Kakawin)(又譯格卡溫)詩體,全書共九十八章,內容描述13世紀初到14世紀中期新柯沙里國和滿者伯夷國的歷史,歌頌滿者伯夷國王哈奄·武祿(英语:Hayam
印尼佛教Tantular)為促進印度教徒(Shivaites)和佛教徒之間的寬容而撰寫的詩篇Kakawin Sutasoma(英语:Kakawin Sutasoma),而成為當今印尼的建國格言(英语:Bhinneka Tunggal Ika)(即存異求同(英语:Unity
印度尼西亚国家象征(写在金翅鳥爪子紧握的卷轴上),并在印尼宪法第36A条中被特别提及。 其出處是古爪哇诗歌《Kakawin Sutasoma》,该诗由Mpu Tantular在14世纪滿者伯夷帝国统治期间创作。《Kakawin Sutasoma》包含以韵律写成的史诗。这首诗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提倡印度教徒(湿婆派)和佛教徒之间的宽容。
爪哇印度教印尼密宗佛教(英语:Indonesian Esoteric Buddhism) 爪哇剎帝利(英语:Javanese Kshatriya) 卡卡溫·蘇塔索瑪(英语:Kakawin Sutasoma),是一首以古爪哇語(英语:Kawi language)撰寫的韻律詩,它是印尼國家座右銘《存異求同》(Bhinneka Tunggal
满者伯夷撰寫信訶沙里的建國者肯·阿列克(英语:Ken Arok),但有包括一些關於滿者伯夷形成的敘述片段。《爪哇史頌》是部以古老的爪哇卡卡威英(英语:Kakawin)詩體撰寫的史詩,撰寫於哈亞姆·烏魯克統治的黃金時期,之後有用敘述的方式記錄一些事件。荷蘭人在1894年對龍目島上的兩個王朝進行軍事行動(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