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TAR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KSTAR

KSTARKorea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Advanced Research)是韓國大田研究基地國家聚變研究所的超導托卡馬克核融合裝置,被稱為「韓國太陽」[a],它是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項目的一部分。KSTAR是世界上首一個採用新型超導磁體(Nb3Sn)材料產生磁場的全超導聚變裝置,磁場強度是使用系統核融合裝置的3倍多[1][2][3]。核融合相比核分裂釋放的能量更大,而且放射性污染幾乎為零,其原料可以直接取於海水,是理想的能源方式[4][5]。KSTAR的成功為韓國的利用核融合發電奠定了基石。韓國計劃在以後30年左右開始利用核融合發電[6][7][8]

快速預覽 類型, 位置 ...
KSTAR
Thumb
類型托卡馬克
位置 南韓, 大田廣域市 36°22′21.65″N 127°21′10.65″E
技術規格
大半徑1.8 m
小半徑0.5 m
磁場3.5 T (環向)
電漿體加熱功率14 MW
電漿電流2 MA
歷程
運行日期2008年–
關閉

2020年11月23日,韓國聚變能研究所韓語한국핵융합에너지연구원宣布KSTAR將電漿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9],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10]

歷史

韓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開展小規模的實驗室電漿實驗。70年代晚期,韓國大學先後建造了SNUT79、KAIST、 KT 1、HANBIT等托卡馬克裝置。1995年,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TARA串級磁鏡,建造並安裝了中型裝置HANBIT。KSTAR由韓國政府1995年投資3090億韓圓(100億新臺幣、25億人民幣)建造,2007年9月14日竣工,2008年投入運行並成功產生初始電漿體。2009年12月,KSTAR在1000萬攝氏度的溫度下成功獲得了電流為320千安的電漿體放電,持續時間約3.6秒[1][2][3]。2010年11月8日,KSTAR提前一年首次成功實現了電漿體約束狀態的H模式。這是世界首次用超導熱核實驗裝置實現H模式,對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項目的進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11][12]。2012年11月,KSTAR成功驗證了ITER CODAC(Control, Data Access and Communication)對托卡馬克實施控制的能力,證明ITER CODAC適用於托卡馬克設備控制,CODAC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13][14]

2018年,KSTAR首次成功將電漿體在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1.5秒[9]。2020年11月23日,韓國聚變能研究所韓語한국핵융합에너지연구원宣布KSTAR將電漿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9],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10]。KSTAR 的最終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1億度的條件下,使超高溫電漿體核融合連續運行300秒[15]

結構

Thumb
托卡馬克的磁場和電流。圖中所示的是環形場和產生它的線圈(藍色),電漿體電流(紅色)和由它產生的極向場,並且當這些被覆蓋在所得的扭曲場。

KSTAR由內室部件、真空室、熱屏蔽、超導磁體系統、低溫恆溫器和輔助系統組成。真空室是雙層壁結構,外形呈D形。超導磁體系統包括16個環向場(TF)線圈和6對極向場(PF)線圈,具有強變形的電漿體橫截面和雙零偏濾器。電漿體加熱和電流驅動系統包括可以用於靈活剖面控制的中性束、離子迴旋波、低雜波和電子迴旋波。電漿體控制和特性計算採用了全套診斷設備計劃,以增加科研人員對物理學的了解[1]

主要參數

韓國國家聚變研究所核融合裝置KSTAR主要參數[14]
大半徑(Major radius),R0 1.8 m
小半徑(Minor radius),a 0.5 m
拉長比(Elongation),κ 2.0
三角形變(Triangularity),δ 0.8  
電漿電量(Plasma volume) 17.8 m²
電漿體截面(Plasma cross section) 1.6 m²
電漿體形狀(Plasma shape) DN, SN
電漿電流(Plasma current),IP >2.0 MA
環向場磁感應強度(Toroidal field),Bθ >3.5 T
脈衝長度(Pulse length) >3000 s
電漿體R燃料(Plasma fuel) H.D.D.
超導(Superconductor) Nb3Sn, NbTi
輔助加熱(Auxiliary heating) ~28MW
低溫(cryogenic) 9KW@4.5K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