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
可以用於構建跨平台桌面應用程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lectron(原名為Atom Shell[8])是GitHub開發的一個開源框架。[9]它通過使用Node.js(作為後端)和Chromium的彩現引擎(作為前端)完成跨平台的桌面GUI應用程式的開發。Electron現已被多個開源Web應用程式用於前端與後端的開發,著名專案包括GitHub的Atom和微軟的Visual Studio Code。[10][11]
一個基礎的Electron包含三個檔案:package.json
(元資料)、main.js
(代碼)和index.html
(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框架由Electron可執行檔(Windows中為electron.exe、
macOS中為electron.app
、Linux中為electron
)提供。開發者可以自行添加標誌、自訂圖示、重新命名或編輯Electron可執行檔。
歷史
使用Electron構建的應用程式
下表列出了部分使用Electron構建的桌面應用程式,在官網能查到更多。[22]
- Atom[23]
- Basecamp 3[22]
- BitWarden
- CrashPlan[24]
- Cryptocat[22]
- Discord
- Emby Theater
- Etcher[25]
- GitHub客戶端[26]
- Keybase
- Light Table
- Microsoft Teams[27]
- MongoDB Compass[22]
- Shift[22]
- Signal
- Skype[22]
- Slack[28]
- Symphony Chat[29]
- Twitch.tv
- Unity Hub
- Visual Studio Code[30][31]
- WebTorrent[22]
- Wire[32]
- Yammer
參見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學:使用Electron快速開始專案
- Adobe PhoneGap
- Chromium嵌入式框架(CEF)
- HTML應用程式
- Blink
- NW.js (與 Electron 類似的基於 Node.js 與 Chromium 的軟體框架[33])
- XULRunner
- DotNetBrowser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