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威廉·艾希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古斯特·威廉·艾希勒(德語:August Wilhelm Eichler,拉丁語:Augustus Guilielmus Eichler)(1839年4月22日—1887年3月2日)是德國植物學家。

艾希勒出生於黑森州的紐基興,在馬爾堡大學學習,1871年,被聘任為格拉茨的理工大學植物學教授,1872年,為基爾大學教授,1878年,為柏林洪堡大學標本室主任。
他制定了根據植物的種系發生學分類的艾希勒植物分類法,是第一位將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的人^ ,也是第一位將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並分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人^ 。
恩格勒分類法正是在艾希勒植物分類法的基礎上制定的,並在歐洲曾經被廣泛接受。
艾希勒在研究花的對稱性方面也有很大的貢獻。
主要著作
- 《花的圖譜》Blütendiagramme, Volume I:1875 and Volume II:1878
- 《巴西植物》 Flora Brasiliensis editor after death of Carl Friedrich Philipp von Martius in 1868 until 1887, succeeded by Ignatz Urban
- 《種子植物講義》 Syllabus der Vorlesungen über Phanerogamenkunde (1883) 3rd Edition, Berlin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