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F手(英語:EF hand)是一種在鈣結合蛋白中發現的螺旋-環-螺旋結構域或結構基序。
EF手 | |||||||||||
---|---|---|---|---|---|---|---|---|---|---|---|
![]() | |||||||||||
鑑定 | |||||||||||
標誌 | efhand | ||||||||||
Pfam | PF00036(舊版) | ||||||||||
InterPro | IPR002048 | ||||||||||
PROSITE | PDOC00018 | ||||||||||
SCOP | 1osa / SUPFAM | ||||||||||
OPM蛋白 | 1djx | ||||||||||
|
EF手包括一個螺旋-環-螺旋拓撲結構,就像人類的手上拇指和食指,而Ca2+離子與其配體就位於環內。這一結構最早在小清蛋白中發現,小清蛋白含有三個EF手結構,與鈣離子結合而造成的肌肉放鬆有關。
EF手包含兩個α螺旋,由一個短的(通常包括12個胺基酸)環狀區域連接,常用於結合鈣離子。EF手也出現在鈣調蛋白的所有結構域和肌肉蛋白質肌鈣蛋白C中。
人類基因組中,包含有EF手的蛋白質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