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rkane Studios是一家法國遊戲開發商,於1999年在法國里昂成立。該公司首款遊戲《地城英雄誌》於2002年問世,其後陸續推出《魔法門 黑暗彌賽亞》、《冤罪殺機》、《獵魂》等知名作品。2006年,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成立一個分部。[2]2010年,被貝塞斯達軟體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收購為旗下子公司。[3]
在1990年代期間,Raphaël Colantonio任職於美商藝電(EA)在法國的工作室,負責處理遊戲的品質保證與翻譯。他曾經手過發行商Origin Systems旗下的一些遊戲,例如《網路奇兵》。1990年代末期,隨著PlayStation主機的推出,Colantonio發覺EA的發展目標出現了一些變化,比起Origin Systems公司出品的遊戲,EA對於運動類型的遊戲更感興趣。Colantonio認為待在EA的工作已無法滿足他的創造思維,因而離開了EA。之後進入英寶格(Infogrames)工作的期間,他獲得叔叔的資助,在1999年與其他幾位夥伴一同成立了「Arkane Studio」。[4]
Arkane Studio成立後,最初Colantonio想要製作一款《地下創世紀》系列的續作《地下創世紀III》,也獲得《地下創世紀》系列製作人Paul Neurath的支持,然而該系列版權在EA手中,EA要求Colantonio同意一些條件否則就不允許開發續作。Colantonio無法接受這些條件,轉而開發一款具有《地下創世紀》精神的全新遊戲,也就是後來於2002年發售的《地城英雄誌》。[4]《地城英雄誌》在發售前曾面臨找不到發行商的困境,最後在發行商JoWooD娛樂的幫助下才得以發售。作為工作室的首款遊戲,雖然《地城英雄誌》獲得了廣泛好評,但實際銷售卻不盡理想,被認為是商業失敗。[4]
《地城英雄誌》的良好名聲引起了Valve公司的注意,在與Valve交流和協議之後,Arkane Studio決定使用Valve旗下的Source引擎來開發《地城英雄誌》的續作。但由於《地城英雄誌》本身銷售狀況不佳,導致幾乎沒有發行商願意承包續作。此時育碧公司找上了門,但不是對《地城英雄誌》續作有興趣,而是對其使用的遊戲引擎感興趣。為了能經營下去,Arkane Studio同意為育碧開發一款《魔法門系列》的新作,以Source引擎進行開發,也就是後來在2006發售的《魔法門 黑暗彌賽亞》。該作繼承了《地城英雄誌》的部分要素,強化了戰鬥系統並降低了角色扮演的成分。2006年,Colantonio前往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成立了新的分部,將法國總部交給其他人管理。[4]
在2006到2007年期間,Arkane Studio默默地忙於一項開發計畫,就是與Valve合作開發一款《戰慄時空系列》的新作「Return to Ravenholm」,[5]但開發到一半就被取消了。這項未曾公開的計畫直到2012年才被Valve員工揭露出來。[6]2007年,Arkane Studio宣布正在製作一款原創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The Crossing」,使用Source引擎進行開發。該作強調一個名為「穿越模式」的創新概念,也就是結合單人模式與新的多人連線機制,當玩家正獨自遊玩一個關卡時,其他線上玩家可以中途才加入並一同作戰,無須像以往那樣必須等到戰局開始才能一起遊玩。雖然工作室對這項計畫信心滿滿,但開發所需預算可能會高達2千萬美金,很少發行商願意承擔如此龐大的風險,當時Valve也沒什麼意願投資大量資金在第三方遊戲。[7]資金問題讓工作室備感壓力,在這期間EA前來洽談合作,希望Arkane Studio能協助開發一款名為「LMNO」的新作,這項計畫由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主導。由於EA提供更好、更穩定的待遇,最後Arkane Studio選擇在2009年中止了「The Crossing」計畫,轉而加入「LMNO」的開發。但到了2010年,EA宣布取消了「LMNO」開發計畫。[4]在2008年到2010年期間,工作室也曾協助開發其他大廠的遊戲,諸如動視的《決勝時刻:戰爭世界》[8] 與2K Games的《生化奇兵2》。[9]
在2006年Colantonio前往美國奧斯汀成立分部之後,他和遊戲設計師Harvey Smith經常進行交流,Harvey Smith曾參與設計《創世紀VIII:異教徒》、《網路奇兵》、《駭客入侵》等知名遊戲,Colantonio和他早已認識並且長期保持聯絡。在這期間,他們倆人一起設計出一套類似超能力忍者的構想,成為日後《冤罪殺機》的雛型。2008年,Harvey Smith正式加入Arkane Studio。[4]
2010年8月,工作室被貝塞斯達軟體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收購為旗下子公司。[3]根據Colantonio在訪談中透露,早在《地城英雄誌》的開發期間就曾經和貝塞斯達軟體進行接洽。之後在工作室為《地城英雄誌》續作尋找發行商的期間,貝塞斯達軟體也曾對這續作抱有興趣,但等到聯繫上Arkane Studios時工作室已經和育碧簽訂開發合約。在2007年以後,貝塞斯達軟體主動前來接洽,希望Arkane Studios能製作一款結合第一人稱、動作、角色扮演要素的遊戲,這段時間雙方的互動交流也成為日後合作的契機之一。[4]
2011年7月,貝塞斯達軟體宣布了《冤罪殺機》的開發消息,該作是一款第一人稱的動作冒險遊戲,結合超能力與潛行的遊戲機制。該作於2012年發售,獲得廣泛好評,[10]並且銷量超乎貝塞斯達軟體的預期,讓他們開始考慮推出續作。[11]
2015年6月,於E3 2015展上宣布將推出《冤罪殺機2》,在前作的基礎上強化了遊戲系統並改成雙主角的故事路線。該作於2016年發售,並獲得普遍正面的評價。[12]
2016年6月,於E3 2016展上宣布將推出《獵魂》,[13]該作是一款帶有恐怖元素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是過去被中止開發的《獵魂2》的重啟版本。該作於2017年5月發售。[14]
2017年6月,在《獵魂》發售的兩個月後,Arkane Studios的創辦人Raphaël Colantonio宣布卸任執行長職位,並將管理職務交給Harvey Smith。他表示將會多花時間陪伴家人並且思考未來的新方向。[15]
2019年6月,在E3 2019中宣布將推出一款名為《死亡循環》(Deathloop)的全新作品。[16]2020年6月,在索尼網路直播活動中確認本作將登陸新世代主機PlayStation 5,此外也會推出Windows版。[17]
2020年9月21日,微軟宣布全資收購Arkane Studios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Arkane Studios隨之成為微軟旗下的子公司。
2023年5月2日,由Arkane奧斯汀主導開發的《紅霞島》發售,但受到了多數差評,成為Arkane少有的商業和口碑雙輸的作品。
2023年12月,在遊戲大獎2023上,公布了由Arkane里昂主導開發的基於漫威《刀鋒戰士》改編遊戲。
2024年5月7日,微軟宣布將關閉Arkane奧斯汀工作室在內的三家ZeniMax Media旗下工作室。部分人員將安排到其他工作室,餘下成員將離開。[18]
年份 | 遊戲標題 | 類型 | 平台 | 發行商 | 備註 |
---|---|---|---|---|---|
2002 | 地城英雄誌 | 動作角色扮演 | Windows、Xbox | JoWooD娛樂 Arkane Studios |
不適用 |
2006 | 魔法門 黑暗彌賽亞 | Windows、Xbox 360 | 育碧 | ||
2008 | 決勝時刻:戰爭世界 | 第一人稱射擊 | Windows、PlayStation 3、Wii、Xbox 360 | 動視 | 協助開發 |
2009 | KarmaStar | 策略 | iOS | Majesco Entertainment | 不適用 |
2010 | 生化奇兵2 | 第一人稱射擊 | Windows、 |
2K Games | 協助開發 |
2012 | 冤罪殺機 | 動作冒險、潛行 | 貝塞斯達軟體 | 不適用 | |
2016 | 冤罪殺機2 | Windows、PlayStation 4、Xbox One | |||
2017 | 獵魂 | 第一人稱射擊、生存恐怖 | |||
冤罪殺機:界外魔之死 | 動作冒險、潛行 | ||||
2019 | 德軍總部:血氣方剛 | 第一人稱射擊 | 與MachineGames合作開發 | ||
德軍總部:網路騎兵 | Windows、PlayStation 4 | ||||
2021 | 死亡循環 | 第一人稱射擊、動作冒險 | Windows、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 | Arkane里昂主導開發,由於商業協議限制,本作由PS5限時獨占一年 | |
2023 | 血色降臨 | 第一人稱射擊 | Windows、Xbox Series X/S | Arkane奧斯汀主導開發 | |
待定 | 漫威刀鋒戰士 (電子遊戲) | 第三人稱動作 | 待公布 | Arkane里昂主導開發 |
中止年份 | 遊戲標題 | 類型 | 平台 | 發行商 |
---|---|---|---|---|
2007 | Return to Ravenholm | 第一人稱射擊 | 不適用 | Valve |
2009 | The Crossing | Microsoft Windows、Xbox 360 | ||
2010 | LMNO | 第一人稱射擊、動作角色扮演 | Microsoft Windows | 美商藝電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