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曲棍球比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曲棍球比賽,是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延期至2021年舉行的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其中一個比賽小項,於2021年7月24日至8月5日在日本東京都大井曲棍球競技場舉行。[1][2]
決賽由比利時隊對陣澳大利亞隊,雙方在常規比賽時間內戰成1比1平,最終比利時在點球大戰中以3比2戰勝澳大利亞,歷史上首次奪得奧運冠軍[3],澳大利亞隊則獲得隊史第十枚奧運獎牌[4]。印度隊在銅牌賽上以5比4險勝德國隊,時隔41年再獲奧運曲棍球獎牌[5]。上屆冠軍阿根廷隊在半準決賽階段以1比3不敵德國隊,無緣衛冕[6]。
賽程
比賽於2021年7月24日開賽,所有時間皆為日本標準時間(UTC+9)[1][2]。
G | 小組賽 | ¼ | 半準決賽 | ½ | 準決賽 | B | 銅牌賽 | F | 決賽 |
2021年7月 | 2021年8月 | ||||||||||||
---|---|---|---|---|---|---|---|---|---|---|---|---|---|
24日(六) | 25日(日) | 26日(一) | 27日(二) | 28日(三) | 29日(四) | 30日(五) | 31日(六) | 1日(日) | 2日(一) | 3日(二) | 4日(三) | 5日(四) | |
G | G | G | G | G | G | G | ¼ | ½ | B | F |
參賽資格
資格來源 | 出線資格 | 出線名額 | 獲得資格隊伍 | 備註 |
---|---|---|---|---|
主辦國[7] 2013年9月7日 ![]() |
不適用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 ![]() |
國際曲棍球聯合會要求主辦國必須達到一定世界排名方可直接以主辦國身份獲得資格。[8] 如果主辦國無法派出合資格的運動員參賽,此名額會分配至2019年FIH奧運資格賽,世界排名高者優先獲得遞補資格。 |
2018年亞洲運動會 2018年8月18日至9月2日 ![]() |
冠軍 | 0個男子參賽名額[a] | —[a] | 如果奧運主辦國獲得冠軍,此名額會分配至2019年FIH奧運資格賽,屆時參與該資格賽的球隊會增加兩支。 如果通過此途徑獲得奧運資格的球隊放棄參賽資格,國際曲棍球總會會根據排名次位球隊的世界排名來決定是否遞補,如果該球隊世界排名高於20,該球隊會遞補獲得資格,否則,空出的席位會分配至2019年FIH奧運資格賽,屆時參與該資格賽的球隊會增加兩支。 |
2019年泛美運動會 2019年7月26日至8月11日 ![]() |
冠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 ![]() |
如果通過此途徑獲得奧運資格的球隊放棄參賽資格,國際曲棍球總會會根據排名次位球隊的世界排名來決定是否遞補,如果該球隊世界排名高於20,該球隊會遞補獲得資格,否則,空出的席位會分配至2019年FIH奧運資格賽,屆時參與該資格賽的球隊會增加兩支。 |
非洲區奧運資格賽 2019年8月12日至18日 ![]() |
冠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 ![]() | |
2019年歐洲男子曲棍球錦標賽 2019年8月16日至24日 ![]() |
冠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 ![]() | |
2019年大洋洲杯曲棍球賽 2019年9月5日至8日 ![]() |
冠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 ![]() | |
2019年FIH奧運資格賽 2019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 各地 |
獲勝隊伍 | 7個男子參賽名額[a] | ![]() ![]() ![]() ![]() ![]() ![]() ![]() |
各大洲資格賽結束後,國際曲棍球聯合會會依據世界排名隨機決定各隊伍的對手,資格賽採取兩場定勝負的形式,每一站的兩場比賽都是在世界排名較高者的主場進行,勝者直接獲得資格。 如果獲得席位的隊伍放棄席位,空出的席位將會依據世界排名分配給告負球隊。 |
總數 | 12 |
- a 由於日本隊在2018年亞洲運動會曲棍球比賽男子及女子項目均奪得冠軍,奧運曲棍球男子及女子項目的亞洲運動會席位均分配至2019年FIH奧運資格賽。[9]
裁判
裁判名單於2019年9月11日公布[10]。
小組賽
資料來源:FIH
排名規則:1) 積分;2) 勝負數;3) 比賽比分;4) 比賽分差;5) 得失分差;6) 得分數。
排名規則:1) 積分;2) 勝負數;3) 比賽比分;4) 比賽分差;5) 得失分差;6) 得分數。
淘汰賽
半準決賽 | 準決賽 | 金牌賽 | ||||||||
8月1日 | ||||||||||
![]() | 2 (3) | |||||||||
8月3日 | ||||||||||
![]() | 2 (0) | |||||||||
![]() | 3 | |||||||||
8月1日 | ||||||||||
![]() | 1 | |||||||||
![]() | 3 | |||||||||
8月5日 | ||||||||||
![]() | 1 | |||||||||
![]() | 1 (2) | |||||||||
8月1日 | ||||||||||
![]() | 1 (3) | |||||||||
![]() | 3 | |||||||||
8月3日 | ||||||||||
![]() | 1 | |||||||||
![]() | 2 | |||||||||
8月1日 | ||||||||||
![]() | 5 | 銅牌賽 | ||||||||
![]() | 3 | |||||||||
8月5日 | ||||||||||
![]() | 1 | |||||||||
![]() | 4 | |||||||||
![]() | 5 | |||||||||
最終排名
以下是比賽的最終排名,其中通過點球大戰決出勝負的比賽以平手計算。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最終結果 |
---|---|---|---|---|---|---|---|---|---|---|
1 | ![]() |
8 | 6 | 2 | 0 | 35 | 13 | +22 | 20 | 金牌 |
2 | ![]() |
8 | 5 | 3 | 0 | 28 | 13 | +15 | 18 | 銀牌 |
3 | ![]() |
8 | 6 | 0 | 2 | 25 | 23 | +2 | 18 | 銅牌 |
4 | ![]() |
8 | 4 | 0 | 4 | 27 | 19 | +8 | 12 | 第四名 |
5 | ![]() |
6 | 2 | 2 | 2 | 12 | 14 | −2 | 8 | 八強 |
6 | ![]() |
6 | 2 | 2 | 2 | 15 | 15 | 0 | 8 | |
7 | ![]() |
6 | 2 | 1 | 3 | 11 | 14 | −3 | 7 | |
8 | ![]() |
6 | 1 | 2 | 3 | 10 | 13 | −3 | 5 | |
9 | ![]() |
5 | 1 | 1 | 3 | 11 | 16 | −5 | 4 | 小組賽 |
10 | ![]() |
5 | 1 | 1 | 3 | 16 | 24 | −8 | 4 | |
11 | ![]() |
5 | 0 | 1 | 4 | 10 | 18 | −8 | 1 | |
12 | ![]() |
5 | 0 | 1 | 4 | 9 | 27 | −18 | 1 |
進球統計
共進行38場比賽,總進球數209球,平均每場射進5.5球。
14 球
7 球
6 球
5 球
4 球
Liam Ansell
魯平德·帕爾·辛格
Pau Quemada
3 球
2 球
1 球
Lucas Martínez
奧古斯汀·馬茲力
盧卡斯·比拉
喬舒亞·貝爾茨
湯姆·克雷格
弗林·奧格爾維
阿蘭·扎萊夫斯基
Félix Denayer
Loïck Luypaert
Arthur Van Doren
Fin Boothroyd
Gabriel Ho-Garcia
Floris Van Son
Scott Tupper
Jamie Wallace
尼克拉斯·博塞爾霍夫
貝內迪克特·菲爾克
馬茨·格蘭布施
鐵木爾·奧魯茲
尤斯圖斯·魏甘德
Phil Roper
Rupert Shipperley
Jack Waller
瓦倫·庫馬爾
維韋克·普拉薩德
尼拉坎塔·夏爾馬
曼迪普·辛格
沙姆謝爾·辛格
霧下義貴
村田和麻
渡邊晃大
山崎晃嗣
膳棚大剛
Billy Bakker
Thijs van Dam
Jip Janssen
Joep de Mol
Sam Lane
Jake Smith
布萊爾·塔蘭特
尼克·威爾遜
Keenan Horne
特文·科克
Samkelo Mvimbi
Marc Boltó
恩里克·岡薩雷斯·德卡斯特洪
來源:FIH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