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太平洋颶風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期間對墨西哥構成影響的熱帶氣旋異常之多,全年最具影響的兩場風暴分別是颶風伊格納西奧和颶風馬蒂,分別在墨西哥奪走了2人和12人的生命,所有風暴共計造成約10億美元(2003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6.6億美元)的損失。這年還有另外三場太平洋風暴、三場大西洋風暴直接影響墨西哥,三場太平洋風暴中又有兩場達到颶風強度。颶風希梅納在夏威夷以南近海掠過,是多年來首場直接對該島構成威脅的風暴,也是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的另一場有較高知名度的颶風。
颶風季於2003年5月15日從東太平洋(西經140°以東的太平洋)、2003年6月1日從中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的太平洋)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太平洋形成的時間段。全季共形成16場熱帶風暴,其中7場達到颶風標準,屬於平均水平。不過,全年沒有任何一場颶風達到大型颶風標準[注 1],是繼1977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區域 | 日期 | 熱帶 風暴數 |
颶風數 | 大型 颶風數 |
---|---|---|---|---|
東太平洋 | 平均值 | 16 | 9 | 4 |
東太平洋 | 2003年6月12日 | 11–15 | 6–9 | 2–5 |
東太平洋 | 實際情況 | 16 | 7 | 0 |
中太平洋 | 平均值 | 4–5 | 1 | – |
中太平洋 | 2003年5月19日 | 2–3 | – | – |
中太平洋 | 實際情況 | 1 | 1 | 0 |
2003年6月12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首次發布東太平洋颶風季預測。該機構預計,由於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本季東太平洋的活躍程度有50%的可能會低於平均水平。拉尼娜現象通常會限制東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發展,這點上與大西洋恰好相反。[2]
2003年5月19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中太平洋颶風季預測,認為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這年中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活動也會略低於平均水平[3]。
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共有16場風暴獲得命名,其中7場達到颶風強度,與長年平均基本持平。不過,這年沒有任何氣旋達到大型颶風標準,是繼1977年以來東太平洋首次出現這種情況,遠低於每年4場的平均值。全年首場颶風伊格納西奧於8月24日形成,是繼1966年開始有可靠衛星觀測監控東太平洋以來單季首場颶風形成日期最晚的一次。[4]
雖然總體活躍程度低於平均水平,但這年登陸墨西哥的風暴數量卻異常之大。如果包括大西洋颶風,全年共有八場風暴直接衝擊該國,僅次於1971年的九場,遠高於往年4.2場的平均值。共有五場太平洋風暴席捲墨西哥,其中颶風伊格納西奧和颶風馬蒂吹襲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時都還有颶風強度。[4]所有氣旋一共造成價值約十億美元的破壞[5]。另外三場登陸該國的風暴中一個只有熱帶低氣壓強度,另外兩場則是熱帶風暴[4]。有三場風暴對墨西哥的影響只持續了非常短暫的時間,分別是太平洋颶風諾拉和奧拉夫,以及大西洋的熱帶風暴拉里。整個墨西哥共有14個州因受到這些風暴及其引發的洪災影響而淪為災區。[6]
中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活動程度也低於平均水平,共計只形成一個熱帶低氣壓,另有一場颶風從東太平洋進入中太平洋。除此以外,熱帶風暴吉列爾莫在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責任範圍以東不遠處減弱成殘留低氣壓。颶風希梅納是多年來首場直接對夏威夷群島構成威脅的風暴,夏威夷島還收到了颶風觀察預警。希梅納在該島以南掠過,給島上帶去熱帶風暴強度陣風和暴雨。[7]
5月19日,墨西哥以南較遠距離海域的一股東風波[注 2]在向西移動時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次日,系統發展出良好的外流並成為熱帶風暴,隨後達到風速每小時95公里的最高強度。風暴快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因遭遇的風切變逐漸增強而無法得到進一步發展。5月25日,由於行經海域水溫降低,並且還有風切變的不利影響,安德烈斯減弱成熱帶低氣壓,並在之後不久消散,自始至終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8]
6月17日清晨,墨西哥西南海岸附近的一片擾動天氣與東風波發生相互作用,由此形成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並且12小時後就已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布蘭卡」(Blanca)。風暴緩慢行進,於6月18日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的最高強度。布蘭卡始終未能發展出真正的風眼,但在最高強度時出現了類似風眼的環狀對流。由於受到東南方向的強烈風切變影響,布蘭卡開始減弱,移動方向也很不穩定。6月22日,氣旋退化成殘留低氣壓,之後還持續了兩天時間。這場風暴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9]
熱帶風暴卡洛斯源於6月26日墨西哥以南的一股東風波。系統在逼近海岸線的過程中迅速強化,於6月27日以風速每小時100公里強度從瓦哈卡州上岸。風暴迅速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並持續到6月29日才逐漸消散。[10]。墨西哥南部部分地區降下暴雨,格雷羅州有兩地的降雨量達到337毫米,是卡洛斯產生降水最多的所在[11]。風暴沿途導致約3萬套房屋受損,經濟損失約8670萬比索(相當於2003年的800萬美元)[12]。該國共有至少9人喪生,其中7人因泥石流遇難,2人因河流泛濫而死,還有報道稱兩名漁夫失蹤[13][14]。
一股東風波在向西移動的過程中發展出帶有對流的內嵌低氣壓區,這股擾動天氣於7月6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西南偏南較遠處洋面組織成第四E號熱帶低氣壓,然後在向西北方向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多洛雷斯」(Dolores)。氣旋達到風力時速65公里的最高強度,相當於熱帶風暴的最低標準。由於受到風切變的不利影響,多洛雷斯的強度在達到熱帶風暴標準僅12小時後就回落成熱帶低氣壓。系統向西北方向移動,行經海域水溫降低,導致風暴於7月9日消散。[15]
7月10日,一股東風波發展成第五E號熱帶低氣壓。次日,系統的組織結構得到改善並升級成熱帶風暴恩里克,其所處位置的緯度對於熱帶風暴來說異常之高。風暴繼續強化,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一度預測系統會增強成颶風。[16]。事實證明,恩里克達到最高強度時,風力時速也只有100公里,離颶風標準尚有差距。風暴在最高強度下保持了一段時間,於7月12日晚進入水溫大幅降低的洋面後再開始快速減弱。雖然外界大氣條件有利,但氣旋還是在7月13日晚退化成殘留低氣壓。系統繼續西進,並在持續了3天後逐漸消散。恩里克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但有兩艘船報告遭遇了熱帶風暴強度大風。[17]
7月12日,一股東風波經過中美洲上空,其組織結構在兩天後已得到改善。7月17日,系統在繼續向西移動的過程中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次日,由於風切變較少,系統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費利西亞」(Felicia),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測其強度可以達到颶風的最低標準。[18]但風暴結構始終雜亂無章,於7月18日晚達到風力時速85公里的最高強度。氣旋向西移動期間因遭遇的風切變逐漸增長而弱化,於7月20日回落到熱帶低氣壓強度。殘留的低氣壓進入中太平洋後,於7月24日在夏威夷以東較遠處海域消散。這場風暴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19]
8月6日,一股東風波內發展出低氣壓區,與之關聯的對流也與東風波分離。次日清晨,系統環流變得更層次分明,成為第七E號熱帶低氣壓。氣象機構預計這股低氣壓很快就會消散[20],但系統的組織結構卻在向西移動的過程中得到改善。8月8日,氣旋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吉列爾莫」(Guillermo),並在當天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95公里的最高強度。風暴在最高強度下保持了一整天,直至其東面逐漸發展的熱帶風暴希爾達產生的外流擾亂了吉列爾莫的對流。系統殘留進入中太平洋後不久就於8月13日逐漸消散。[21]
8月5日,一股東風波發展出持續的雷暴活動,其組織結構很快得到改善,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以南洋面發展成第八E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有著強烈的外流格局,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據此預計氣旋會達到颶風強度。[22]8月10日,低氣壓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希爾達」(Hilda),但由於受到強烈的東向風切變影響,系統風速最高也只達到每小時65公里,屬熱帶風暴的最低標準。希爾達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之後因進入水溫較低的海域上空而減弱。由於受到下層氣流的影響,逐漸減弱的氣旋向西移動,於8月13日消散,自始至終都沒有靠近過任何陸地。[23]
8月15日,中太平洋發展出第一C號熱帶低氣壓,這也是該海域2003年形成的唯一一個熱帶氣旋,源於熱帶風暴吉列爾莫的殘留和一股低氣壓之間的相互作用。由於受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低氣壓的發展受限,並在向西飄流的過程中減弱。8月17日,系統退化成殘留低氣壓,之後再也沒有恢復到熱帶低氣壓強度。系統殘留從約翰斯頓環礁以南近海掠過,再於8月20日穿過國際日期變更線。風暴對夏威夷群島的天氣產生了很小的影響。[7]
8月22日,一股東風波在墨西哥曼薩尼約港以南近海發展成擾動天氣區,並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兩天後,系統在哈利斯科州卡布科連特斯(Cabo Corrientes)近海發展成第九E號熱帶低氣壓,並在有利的大氣環境下迅速強化。8月25日,氣旋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伊格納西奧」(Ignacio),再於8月26日成為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的首場颶風並達到風力時速165公里的最高強度。伊格納西奧進入南加利福尼亞灣,再從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拉巴斯以東附近登陸。颶風在陸地上空減弱,於8月28日清晨在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上空消散。[24]
由於移動速度較為緩慢,風暴產生的降雨量很高,由此產生的洪災也較為嚴重[24],共計造成了約2100萬美元的損失[25]。有兩名救援人員在風暴引發的洪災中溺亡,疏散到避難所的居民有約1萬人[26]。
8月28日,熱帶輻合帶中的一股擾動天氣在夏威夷群島以東約2775公里洋面發展成第十E號熱帶低氣壓。由於所處海域水溫較高,系統迅速發展,於8月29日形成風眼並很快達到颶風標準。希梅納向西移動,進入中太平洋期間仍在繼續增強。颶風在夏威夷以東約1300公里海域達到風速每小時165公里的最高強度,然後因風切變增多而開始減弱。9月1日,希梅納的強度回落到熱帶風暴標準,然後從夏威夷島最南端以南約195公里洋面掠過。氣旋接下來從群島以南轉向西進,於9月3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系統繼續減弱並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最終於9月5日逐漸消散。[27]
風暴給夏威夷群島帶去150到250毫米降水和3.3米高的大浪。多個島上紀錄下熱帶風暴強度大風,但沒有造成嚴重破壞。[28]
9月3日,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西南方向海域有一股東風波發展成大規模低氣壓區並進一步組織成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氣旋的風場規模很大,令其無法得以迅速增強,但還是在9月4日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凱文」(Kevin)。雖然風切變較弱,但由於系統行進水域溫度降低,凱文在成為熱帶風暴僅6小時後就減弱成熱帶低氣壓。9月6日,系統退化成不含對流的低氣壓區,然後持續了4天才逐漸消散。這場風暴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29]
9月9日,一股東風波中的對流開始增長,並在幾天後發展成低氣壓區。9月12日,系統在墨西哥曼薩尼約西南方向海域組織成第十二E號熱帶低氣壓。氣旋向西北方向移動,於9月14日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琳達」(Linda),並很快達到風力時速120公里的一級颶風強度。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計風暴還會進一步強化,[30]但琳達實際上在達到颶風強度僅12小時後就降級成了熱帶風暴。風暴轉朝西面前進,之後又轉向西南,並在此期間繼續減弱,於9月17日弱化成熱帶低氣壓。系統殘留向西南方向飄流,於9月26日消散。這場風暴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31]
9月10日,一股東風波進入太平洋,其關聯對流也逐漸增長。到了9月16日,系統已到達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偏南洋面並組織成第十三E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朝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逼近並繼續增強,於9月19日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馬蒂」(Marty),再在兩天後達到颶風強度。9月22日,颶風馬蒂達到最高強度,並很快以持續風速每小時155公里強度登陸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從半島最南端上岸後,馬蒂沿加利福尼亞灣西海岸行進,並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弱化。9月23日,風暴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再在加利福尼亞灣上空蜿蜒盤旋兩天後消散。[32]
颶風馬蒂是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最致命的風暴,共計造成12人死亡,超過4000套民宅不是被毀就是受損。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普降暴雨,美國西南部都有受到影響[32]。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的拉巴斯因出現1.5米高的風暴潮[注 3]而引發洪災,另有多個港口停泊的35艘遊艇沉沒[33]。馬蒂一共導致西墨西哥遭受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破壞,也是這年造成損失最大的太平洋風暴[25]。
9月25日,一股東風波進入中美洲上空並沿墨西哥南海岸平行前進。10月1日,系統的組織結構得到改善,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以南海域發展成第十四E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向西北方向移動,並因外界環境有利而繼續強化,於次日達到熱帶風暴標準並獲名「諾拉」(Nora)。10月4日,諾拉成為颶風並達到風力時速165公里的最高強度。由於受到中層低壓槽和東南方向颶風奧拉夫產生的外流影響,颶風突然向東大幅轉向並開始減弱。氣旋快速弱化,於10月9日從錫那羅亞州馬薩特蘭以北不遠處登陸,並於此後不久在陸地上空消散。颶風諾拉是本季最強風暴,給錫那羅亞州帶去暴雨,但沒有造成嚴重損失和人員傷亡。[34]
10月2日,阿卡普爾科東南偏南方向一股東風波的組織結構得到改善,於次日發展成第十五E號熱帶低氣壓,並在6小時後升級成熱帶風暴,這一過程中外界風切變很少,氣旋總體向西北方向移動。10月5日,奧拉夫達到風速每小時120公里的最高強度,屬颶風的最低標準,還發展出部分風眼牆。奧拉夫在颶風強度下只保持了幾小時,然後組織結構就變得混亂並轉朝墨西哥海岸逼近。10月7日,風暴從曼薩尼約附近登陸並迅速消散。[35]
風暴在哈利斯科州和瓜納華托州引發嚴重洪災,造成農作物、道路和超過1.2萬套房屋受損。幸運的是,颶風奧拉夫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喪生。[35]
10月20日,阿卡普爾科以南洋面一股東風波關聯的對流有所增長並組織成第十六E號熱帶低氣壓。系統向西移動且迅速增強,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帕特里夏」(Patricia)後,於10月21日進一步升級成颶風。12小時後,系統風速達到每小時130公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測颶風還會繼續增強。[36]但到了10月22日,帕特里夏因遭遇到更多的西向風切變而減弱到低於颶風標準強度。10月25日,風暴進一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於次日消散,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至此結束。颶風帕特里夏自始至終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37]
以下列表中列出了2003年用來給東北太平洋風暴命名的名稱,與1997年的名單基本相同,僅有「帕特里夏」例外,這個名字取代了1997年退役的波琳[38]。由於世界氣象組織這年沒有把任何名稱退役,所以下表的名字都會在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再度使用[39]。列表中沒有命名的名稱將以灰色顯示。
|
|
以下列表中顯示了2003年用來給中太平洋(指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的太平洋)形成風暴命名的名稱,由於該海域全年沒有形成熱帶風暴強度氣旋,所以沒有用到任何名稱。
|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