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語:the Games of the XXII Olympiad,法語:les Jeux de la XXIIe Olympiade,俄語:Игры XXII Олимпиады),於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蘇聯莫斯科舉行,這是奧運會首次在共產主義國家舉行,也是蘇聯歷史上唯一一次舉辦奧運會。其主會場是莫斯科的中央列寧體育場。
背景
申辦本屆奧運會的只有莫斯科和洛杉磯兩個城市。洛杉磯未能取得本屆奧運會舉辦權,最終承辦1984年夏季奧運會。
為了抗議一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等發起聯合抵制1980年夏季奧運會運動,使本次奧運會成為自1956年以來最少代表團參加的一屆奧運會。許多參賽代表團也只派一名掌旗官,以奧運會會旗代替代表團旗幟進場。
焦點
- 1980年3月21日,為抗議蘇聯於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行為,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宣布美國將抵制本屆奧運會,得到全球50多個國家的響應,包括中國、日本、加拿大和西德。一些國家宣布將不會以國家代表團出席奧運會,開幕式入場以及獲勝後只以奧運會會旗代替。
- 莫斯科為籌辦本屆奧運會共耗資90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
- 在本屆奧運會上,西班牙人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接任基拉寧,出任國際奧會主席。
- 女子曲棍球首次成為奧運會項目。
- 衣索比亞的米魯茨·伊夫特獲得男子5000米和10000米兩個項目的金牌。
- 東德跳高選手格爾德·韋西希爆冷擊敗波蘭名將亞希克·弗紹瓦,並以2.36米的成績刷新世界記錄並獲得金牌。
- 東德馬拉松選手瓦爾德馬爾·西爾平斯基蟬聯馬拉松冠軍。
- 蘇聯體操名將阿列克桑德·季佳京奪得男子體操的三金、四銀、一銅總共八枚獎牌,包括男子團體、個人全能、吊環金牌、鞍馬、跳馬、雙槓、單槓銀牌和自由體操銅牌。
- 鑑於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發生的恐怖襲擊慘案造成極為嚴重的人員死傷,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地組建阿爾法反恐特戰隊。
比賽項目
本屆奧運會共21個大項203個小項目。
參賽國家及地區
共有81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參加本屆奧運會,其中65個打出本國國旗。
有13個國家和地區派出小規模奧運代表團參加本屆奧運會,但在運動會期間不使用本國/地區國旗和國歌,開幕式中這些運動員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旗下入場,頒獎時亦使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旗和會歌。這13個國家和地區是:
有3個國家的代表團手持特製旗幟入場。[2]
一共有64個國際奧會成員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社會主義國家中只有中國、阿爾巴尼亞和索馬利亞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
*卡達是由於未收到國際奧會的邀請而沒參加運動會。[3]
**中華台北由於1979年國際奧會名古屋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為中國奧委會,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與國歌;中華民國奧委會將在中華奧委會(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的名稱下繼續參加奧運會,但須提出不同於以往使用的旗、歌,並由執委會批准,故未派隊參賽。
獎牌榜
排名 | 國家/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蘇聯(URS) | 80 | 69 | 46 | 195 |
2 | 東德(GDR) | 47 | 37 | 42 | 126 |
3 | 保加利亞(BUL) | 8 | 16 | 17 | 41 |
4 | 古巴(CUB) | 8 | 7 | 5 | 20 |
5 | 義大利(ITA) | 8 | 3 | 4 | 15 |
6 | 匈牙利(HUN) | 7 | 10 | 15 | 32 |
7 | 羅馬尼亞(ROM) | 6 | 6 | 13 | 25 |
8 | 法國(FRA) | 6 | 5 | 3 | 14 |
9 | 英國(GBR) | 5 | 7 | 9 | 21 |
10 | 波蘭(POL) | 3 | 14 | 15 | 32 |
注釋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