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大獎賽賽季(英語:1939 Grand Prix season)是第七屆國際認證汽車俱樂部協會歐洲錦標賽。由於在瑞士舉行了最後一場比賽後不到兩周,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因此國際汽俱協從未正式宣布冠軍得主。義大利大獎賽本該是第五場比賽,但早在戰前就已經很清楚,它將因建築工程而被取消。當時同樣沒有決定使用哪種積分系統,是舊的最低分制,還是類似於現代積分系統的法國式最高分制。雖然根據舊的系統,赫爾曼·保羅·米勒會按積分贏得冠軍,但納粹德國最高賽車運動組織的主席宣布赫爾曼·朗為冠軍。[1]朗顯然是本賽季的統治級車手,這一點也得到了國際媒體的認可。在前兩場比賽中,朗和米勒各贏一場,同時另一方則都未能完成75%的里程。在德國站中,朗提前退賽,米勒則排在卡拉喬拉之後取得第二名,這使得米勒在兩種積分系統中都處於領先。瑞士站決定了最終結果,米勒在三輛梅賽德斯後面取得第四名,這使他在舊的積分系統中領先,但取得比賽勝利的朗則在最高分制中擊敗了卡拉喬拉而取得領先。
| ||||||
|
賽季回顧
大賽(Grandes Épreuves)用黃色背景表示。
日期 | 比賽 | 賽道 | 冠軍車手 | 冠軍製造商 |
---|---|---|---|---|
4月2日 | 波城大獎賽 | 波城 | 赫爾曼·朗 | 梅賽德斯-奔馳 |
4月10日 | 公路錦標賽 | 布魯克蘭茲 | 阿瑟·多布森 | ERA |
5月7日 | 巴黎杯 | 蒙萊里 | 讓-皮埃爾·維米耶 | 布加迪 |
5月7日 | 芬蘭大獎賽 | 埃萊因塔爾哈 | 阿道夫·韋斯特布盧姆 | 阿爾法·羅密歐 |
5月21日 | 艾費爾賽 | 尼爾堡 | 赫爾曼·朗 | 梅賽德斯-奔馳 |
5月28日 | 邊疆大獎賽 | 希邁 | 莫里斯·特蘭蒂尼昂 | 布加迪 |
6月25日 | 布加勒斯特大獎賽 | 布加勒斯特 | 漢斯·施圖克 | 汽車聯盟 |
7月2日 | 壁壘大獎賽 | 昂古萊姆 | 雷蒙·佐默 | 阿爾法·羅密歐 |
8月7日 | 坎貝爾杯 | 布魯克蘭茲 | 雷蒙德·梅斯 | ERA |
9月3日 | 貝爾格勒大獎賽 | 貝爾格勒 | 塔齊奧·努沃拉里 | 汽車聯盟 |
10月29日 | 加維亞全國賽 | 加維亞 | 曼努埃爾·德特費 | 瑪莎拉蒂 |
非正式積分榜
|
|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