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396年六月—399年十二月)是十六國時期後涼政權後涼太祖呂光的第三個年號,共計3年餘。隱王呂紹繼位後未變更年號。[1] 快速預覽 龍飛在十六國、後涼時期的位置。 ... 龍飛 396年六月-399年十二月 政權 後涼 君主 後涼太祖呂光、隱王呂紹 歷時 3年餘 龍飛在十六國、後涼時期的位置。 關閉 又《述異記》記載呂光有承康年號(一作「永康」)[2][3][4],但不見史書記載。[1] 改元 麟嘉八年——六月,三河王呂光自稱大涼天王,建國大涼,改元龍飛元年。[5][6][7][8] 龍飛四年——十二月,後涼太祖去世,庶子呂纂殺太子呂紹自立,改元咸寧元年。[9][10][11][12] 紀年對照表 更多資訊 龍飛, 元年 ... 龍飛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公元 396年 397年 398年 399年 干支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關閉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東晉 太元(376年-396年):晉孝武帝司馬曜之年號 隆安(397年-401年):晉安帝司馬德宗之年號 後秦 皇初(394年-399年):姚興之年號 弘始(399年-416年):姚興之年號 西秦 太初(388年-400年):乞伏乾歸之年號 後燕 永康(396年-398年):慕容寶之年號 建始(397年):慕容詳之年號 延平(397年):慕容麟之年號 青龍(398年):蘭汗之年號 建平(398年):慕容盛之年號 長樂(399年-401年):慕容盛之年號 南涼 太初(397年-399年):禿髮烏孤之年號 北涼 神璽(397年-399年):段業之年號 天璽(399年-401年):段業之年號 北魏 登國(386年-396年):魏道武帝拓跋珪之年號 皇始(396年-398年):魏道武帝拓跋珪之年號 天興(398年-404年):魏道武帝拓跋珪之年號 參看 中國年號索引 其他時期使用的龍飛年號 參考文獻 [1]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46頁。 [2]任昉. 述異記. 維基文庫.「呂光永康〈《廣記》引作承康〉二年,有鬼叫於都衛曰:「兄弟相滅,百姓斃,兩呂絕。」徼吏尋聲視之,則靡所見。是年光死,子紹立五日,紹庶兄篡紹而自立。〈已上亦見《廣記》三百二十一〉」 [3]李昉. 太平廣記鬼六. 維基文庫.「呂光承康元年,有鬼叫於都街曰:「兄弟相滅百姓弊。」徼吏尋視之,則無所見。其年光死,子紹代立。五日,紹庶兄篡,殺紹自立。」 [4]瞿曇悉達. 開元占經人及神鬼占. 維基文庫.「《述異記》曰:「呂光永康二年,有鬼叫於都衛曰:『兄弟相滅,百姓斃,兩口絕祀。』吏尋聲視之,則靡所見。是年,光死,嬌子紹立,五日,紹庶兄纂篡紹自立。」 [5]房玄齡. 晉書載記第二十二呂光. 維基文庫.「光於是乙太元二十一年僭即天王位,大赦境內,改年龍飛。」 [6]魏攸. 魏書列傳第八十三呂光. 維基文庫.「皇始初,光僭稱天王,置百官,改號龍飛,立子紹為太子。」 [7]李昉. 太平御覽偏霸部九. 維基文庫.「龍飛元年,五龍見於浩亹,群臣咸賀,勸光稱號。六月,僭即天王位於南郊。大赦,改年。」 [8]司馬光. 資治通鑑晉紀三十. 維基文庫.「〔太元二十一年六月〕三河王呂光即天王位,國號大涼,大赦,改元龍飛。」 [9]房玄齡. 晉書載記第二十二呂光. 維基文庫.「纂以隆安四年遂僭即天王位,大赦境內,改元為咸寧。」 [10]魏攸. 魏書列傳第八十三呂光. 維基文庫.「纂,字永緒。既自立,號咸寧元年。」 [11]李昉. 太平御覽偏霸部九. 維基文庫.「〔龍飛〕四年九月,光寢疾。十二月,疾甚,立太子紹為天王,光自號為太上皇帝,以子纂爲太尉,弘爲司徒,……薨,葬高陵。……紹登紫閣自殺,呂超出奔廣武。纂遂僭即天王位,大赦,改龍飛四年爲咸寧元年。謚紹隱王。」 [12]司馬光. 資治通鑑晉紀三十三. 維基文庫.「〔隆安三年十二月〕涼王光疾甚,立太子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是日,光卒。……紹登紫閤自殺。……〔呂〕纂遂即天王位。大赦,改元咸寧。」 深入閱讀 李崇智. 中国历代年号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pdf).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2-01-03].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5). 前一年號:麟嘉 後涼年號396年-399年 下一年號:咸寧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