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麻醉藥[1](美式英語:anesthetic,英式英語:anaesthetic)又稱麻醉劑[2],簡稱麻藥,是一種麻醉學所用的藥物,能使整個機體或機體局部暫時性、可逆性喪失知覺或主要喪失痛覺。
麻醉藥分為兩大類:全身麻醉藥導致可逆的意識喪失;局部麻醉藥導致身體的有限區域的感覺可逆的損失,同時保持意識。另可根據其作用特點和給藥方式不同,分為吸入麻醉藥和靜脈麻醉藥。麻醉藥組合有時被用來增強治療效果,同時副作用也可能增加。[3]
麻醉藥與鎮痛藥有所不同,後者主要通過阻礙疼痛刺激的感知生效。鎮痛藥通常與麻醉藥聯合使用用於控制手術前、中、後期的疼痛。[3]
酯類局部麻醉劑:
醯胺類局部麻醉劑:
局部麻醉劑能夠在不喪失意識的情況下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它們通過可逆地結合到神經纖維內的快速鈉通道,從而防止鈉離子進入纖維,穩定細胞膜,並阻止動作電位的傳播。每種局部麻醉劑的名稱中都有「卡因」(–caine)這一後綴。
局部麻醉劑可以分為酯類或醯胺類。酯類局部麻醉劑在溶液中通常不穩定並且生效迅速,它們會被血漿和肝臟中的膽鹼酯酶快速代謝,且更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醯胺類局部麻醉劑通常具有熱穩定性,保質期較長(大約兩年)。醯胺類藥物的起效較慢,半衰期較長,並且通常為外消旋混合物,除了左旋布比卡因(即 S(-) -布比卡因)和羅哌卡因(S(-)-羅哌卡因)。儘管酯類或醯胺類局部麻醉劑的起效時間和麻醉持續時間存在一般規律,但這些特性最終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藥物的脂溶性、溶液的濃度以及酸度係數。由於醯胺類麻醉劑具有較長的作用時間,通常用於區域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脊髓麻醉,以提供足夠的手術、分娩和症狀緩解的鎮痛效果。一些酯類藥物,如苯佐卡因和丁卡因,則用於局部製劑中以通過皮膚吸收。
揮發性麻醉劑通常是容易揮發的有機液體。它們通過吸入用於全身麻醉的誘導或維持。一氧化二氮和氙氣是氣體,因此不被視為揮發性麻醉劑。理想的揮發性麻醉劑應具備不易燃、不爆炸、脂溶性強等特點。此外,還應具有低血氣溶解度、無心臟、肝臟或腎臟毒性或副作用、不被代謝以及不刺激呼吸道的特性。
目前使用的麻醉劑沒有一種完全符合這些要求,也沒有一種麻醉劑可以被認為是完全安全的。每位患者都有其特定的風險和藥物相互作用。廣泛使用的麻醉劑包括異氟烷、德氟烷、七氟烷和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常用的輔助氣體,使其成為目前仍在使用的歷史最長的藥物之一。由於其效力低,無法單獨產生麻醉效果,但經常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氟烷是一種在1950年代引入的藥物,但由於其缺點,已幾乎完全被現代麻醉實踐中的新藥物取代。恩氟烷由於其副作用,未能獲得廣泛的認可。
理論上,任何吸入麻醉劑都可以用於全身麻醉的誘導。然而,大多數鹵素化麻醉劑會刺激氣道,可能導致咳嗽、喉痙攣和整體誘導困難。如果需要使用吸入麻醉劑進行誘導,七氟烷經常被使用,因為它相對不那麼刺鼻,肺泡濃度上升迅速,且血液溶解度高於其他藥物。這些特性使得誘導過程較少刺激且更快,同時比其他吸入麻醉劑更迅速地從麻醉中甦醒。所有揮發性麻醉劑都可以單獨或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來維持麻醉(單獨使用一氧化二氮效力不足)。
揮發性麻醉劑通常通過效力進行比較,效力與最小肺泡濃度成反比。效力與脂溶性直接相關,這被稱為邁爾-歐弗頓假說。然而,揮發性麻醉劑的某些藥代動力學特性已成為另一個比較點。其中最重要的特性是所謂的血/氣分配係數。這個概念指的是某一麻醉劑在血液中的相對溶解度。溶解度較低的麻醉劑(即較低的血氣分配係數,例如德氟烷)能夠讓麻醉師更快地調整麻醉深度,並在停止給藥後更迅速地從麻醉狀態中甦醒。事實上,較新型的揮發性麻醉劑(例如七氟烷、德氟烷)之所以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們的效力(最小肺泡濃度),而是因為它們較低的血氣分配係數帶來的快速甦醒能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