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里奧·諾頓·馬吉芬(英語: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年12月12日/13日—1897年2月11日),美國海軍軍官,後來越洋至大清帝國為軍事顧問。1877年從美國海軍學院畢業,1885年來華,成為北洋水師教官,幫助訓練海軍軍官和參與海軍建設;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同年9月他作為鎮遠艦幫辦參與了黃海海戰並因此負傷。甲午戰爭結束後,1895年他返回美國,但戰爭中造成的病痛一直困擾著他,又加上美國輿論對北洋海軍多所輕視,1897年2月11日,他在紐約的醫院自殺。馬吉芬終身未婚。

快速預覽 馬吉芬, 出生 ...
馬吉芬
Thumb
出生(1860-12-12)1860年12月12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
逝世1897年2月11日(1897歲—02—11)(36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
墓地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
母校華盛頓和傑斐遜學院
美國海軍學院
職業海軍軍官
關閉

早年

馬吉芬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一個軍人家庭,他的父親諾頓·馬吉芬曾是美國內戰時期的一名上校。馬吉芬曾就讀華盛頓與傑弗遜學院英語Washington & Jefferson College,1877年轉入安納波利斯美國海軍學院,1884年畢業,但當時美國海軍沒有足夠的軍官職缺,只有成績優異的畢業生才能當上軍官,他在拿到了差不多一年薪資的補償費之後,回到家鄉。

來到中國

Thumb
馬吉芬在黃海海戰後負傷的照片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馬吉芬來華,獲李鴻章邀請到北洋水師任職,作為天津水師學堂的外籍教習(教官)任教近9年。在此期間,他為北洋水師的組建提供了很多幫助,還曾帶隊前往英國協助監督4艘清廷訂製的鐵甲艦的建造。馬吉芬非常熱愛海軍事業,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美國海軍任職,也希望在中國海軍的經歷能為他重返美國海軍提供幫助。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馬吉芬作為鎮遠艦幫辦(相當於副艦長)加入北洋海軍參戰。在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中,馬吉芬英勇的參加了戰鬥,頭部等多處負傷。戰後,他還獲得了清廷頒發的嘉獎。

最後歲月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後,馬吉芬回到美國,他寫了一些親歷黃海海戰的回憶文章,並為北洋海軍的行動辯解。在給《世紀英語The Century Magazine》雜誌的一篇記敘黃海海戰的文章中,他曾寫道:「水師提督丁汝昌是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們的代表,他是一位勇敢的戰士和真正的紳士。他被自己的同胞背叛,和優勢的敵人奮戰,在大勢已去時,儘自己最後的職責來保全部下的生命。……在那個午夜,當他服下毒藥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他的心中想必是充滿了苦澀吧。」[1][2]

戰爭遺留的傷痛一直困擾馬吉芬,他的頭部受到重創,非常痛苦。美國社會輿論和當時的西方輿論一樣,分辨不太清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委,只看到了最後的結果,因此馬吉芬在美國報刊上撰文並各處演講,將他所親見親歷的北洋海軍的戰鬥情況介紹給大眾,但被輿論當作了瘋子、狂人,認為是他頭部的戰傷使得他精神錯亂。

1897年2月11日,他在紐約的醫院自殺,這一天正是北洋海軍水師提督丁汝昌兩年前自殺的日子。馬吉芬穿著一身北洋海軍軍服,盛殮在鋪蓋著黃龍旗的棺柩中下葬[3]

馬吉芬的墓碑正面上方刻著交叉著的大清黃龍旗和美國國旗,中間有一隻船錨,下面寫著:

背面則刻著:


傳記

馬吉芬姪媳婦馬芬妮曾為其作傳[6],張黎源中譯為《北洋海軍洋員馬吉芬傳》[7]馬幼垣教授有專文研究馬吉芬——《馬吉芬與北洋海軍》。[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