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也常譯作馬索拉文本或馬索拉文獻),是在公元1000年後半期,由馬所拉文士(巴阿里·哈馬所拉,意思是「傳統的大師」)設計出一種包括母音和重音符號的音標系統。這些寫下來的音標可以幫助人把過去只有子音字母的古代閃族文字如希伯來文等的正確母音讀出來,以避免必須在眾多母音之間猜測而誤解其意,或導致每個人的讀法各自紛紜;在此以前,古代閃族系文字各字的讀音多是憑口頭傳統去傳授的,屬於口授獨傳的學問。馬所拉學士對文本本身完全不作任何改動,但在他們認為適當的時候在文字旁記下批註(亦即「馬索拉」)。他們小心翼翼地力求保全文本的原貌。除此之外,他們在馬所拉批註中會指出文本的特殊之處,並且提出他們認為正確的文句。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6年11月11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1月9日) |
曾有三個不同的馬所拉學派致力於發展只有子音的文本之母音和重音符號標注工作,他們分別是:巴比倫派、巴勒斯坦派和提比哩亞派(加利利海西岸的一個城市)。現今希伯來文聖經的印刷版本所包含的馬所拉註釋,所採用的音標系統屬於提比哩亞派。這個音標系統是由提比哩亞的馬所拉學士發展成的。《新世界譯本》的腳註曾多次參引馬所拉文本(符號M)及其邊旁批註馬所拉(符號Mmargin)。
巴勒斯坦派習慣把母音符號置於子音字母的上方,只有少數這樣的手抄本流傳至今,由此可見這種音標制度並不完善。巴比倫派的音標制度也同樣把母音點置於字的上方。一部採用巴比倫派音標制度的手抄本是成於公元916年的聖彼得堡先知書冊式抄本,現今收藏在俄羅斯的俄羅斯國家圖書館。這部冊式手抄本含有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和眾小先知書,並附有邊旁馬所拉批註。學者們曾仔細查閱這部抄本,並將其與提比哩亞文本作過比較。雖然這部抄本採用寫在字上方的音標制度,它在輔音文本及其元音和馬所拉方面卻其實跟從提比哩亞文本。 大英博物館藏有一部巴比倫派文本的摩西五經,學者發覺它的內容與提比哩亞文本大致相同。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