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德新(1794年—1874年),字復初,中國回族伊斯蘭學者,雲南太和(今大理)人,精通阿拉伯語及波斯語[1]。
馬德新於1841年前往麥加朝覲,路線迂迴;海路適値鴉片戰爭受阻,馬德新只好與一群穆斯林商人取道陸路。他穿過西雙版納,來到緬甸,然後從曼德勒,經由伊洛瓦底江前往仰光。他們一夥人在仰光搭乘輪船,直達阿拉伯半島[2]。完成朝覲活動後,馬德新在中東停留了八年;他先是前往開羅,到艾資哈爾大學學習,並在鄂圖曼帝國境內到處旅行,遊歷蘇伊士、亞歷山卓、耶路撒冷、伊斯坦堡、賽普勒斯以及羅得島等地[3]。
馬德新才一返國,就捲入了杜文秀起義。杜文秀起義爆發於1856年,是穆斯林發起的較大的革命運動,由杜文秀領導;雖然馬德新不認同杜文秀的革命路線,他還是鼓勵他的追隨者加入這場反叛活動;後來他試圖在政府軍與叛軍間扮演和事老的角色,但政府仍視他為叛亂份子;他於叛亂爆發兩年後遭當局處決[1]。
馬德新首度將《古蘭經》譯成漢語,並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寫了許多有關伊斯蘭教的書籍[1]。他最有名的主題是將伊斯蘭教與儒家思想作比較,試圖找出共同的理論與神學基礎,融合彼此。馬德新的著作多為阿拉伯語,由其門生譯成的漢語版本被雲南穆斯林稱為「漢經」。此時,他強烈譴責佛教與道教的元素污染了中國的伊斯蘭教。他被視為一位正統的伊斯蘭思想家,但他的著作有明顯的蘇菲派神秘主義風格[4]。他共撰寫了超過三十本的著作,大部分可歸類為五大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