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流感疫情(英語:1968 flu pandemic),又稱香港流感(Hong Kong flu),發生時也有報刊稱之為毛澤東流感(Mao Tse-tung flu)[1],是一種於1968年7月在香港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到全世界,大規模疫情一直持續到1969年(甚至1970年)[2][3][4][5][6]。香港流感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7][8],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約有100萬-400萬人死於香港流感[2][4][5]。香港流感由H3N2病毒致病,該病毒是1957-58年死亡率更高的「亞洲流感(Asian flu)」病毒H2N2的變種,亞洲流感此前也造成了全球100萬-400萬人死亡[2][3][9]。H3N2病毒此後並未消亡,而是成為季節性流感[3][10]

Quick Facts 1968年流感疫情, 疾病 ...
1968年流感疫情
香港流感的致病病毒
疾病流行性感冒
病毒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
地點全球
病毒來源甲型H2N2流感病毒變異
原發疫源地英屬香港
首次爆發地英屬香港
持續時間1968年7月-1969年(部分地區1970年)
資料統計
確診個案不明確
死亡個案100–400萬(世界衛生組織估計)
維基百科不提供醫療服務 醫學聲明 
Close

歷史

起源

香港流感於1968年7月13日在香港首次爆發[6],準確地說,這是由H3N2病毒引起的第一次爆發(H3N2的H與N是代表病毒中的血凝素神經氨酸酶蛋白質)。

香港流感類似於1957-1958年源於中國貴州的「亞洲流感」,H3N2病毒是由H2N2流感病毒經過抗原轉變而來,即由來自多個亞型基因重新排列形成(香港流感的不同之處在於血凝素蛋白質因為抗原轉變而發生了化學排列改變)[3]

香港及中國大陸疫情

1968年7月起,香港地區約有15%的居民受到感染,約40-60萬人發病[5][6]

中國大陸地區出現了2波疫情,第一波於1968年7-9月從南方開始向全國擴散,第二波於1970年6-12月間在夏季南方流行和冬季北方流行[5]。當時,中國大陸處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流感數據非常有限,對傳染病報道和通訊效率低下[5][10]。但從各地流感監測點的報告來看,1968-1992年間,1968年的流感活動最為強烈,表明大部分地區都受到影響[5]

其他國家疫情

1968年7月底,香港流感已於新加坡越南大規模爆發[6]。1968年8-9月,傳到泰國日本印度澳洲等地[5]。1968年9月,美國和歐洲開始爆發疫情[3]。截止1969年,病毒已擴散到日本非洲以及南美洲[6]。一些國家亦將香港流感稱為「毛流感(Mao flu)」或「毛澤東流感(Mao Tse-tung flu)」[4][11][12][13][14]

1968年底-1969年初,世界各國死亡人數大規模攀升[6]。1969年底-1970年初、1972年間,亦出現了疫情[6]

疫苗

1968年,美國微生物學家莫里斯·希勒曼的團隊研發出了對抗香港流感的疫苗[15][16]。在四個月內,生產了約900萬劑疫苗[17][16]

死亡人數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約有100萬-400萬人死於香港流感[2][4][5]。可能是亞洲流感使受影響的人群中累積了相關的抗體,香港流感相對於20世紀其它大瘟疫,死亡率較低,而最致命的流感病毒西班牙流感[18][19][20][21][22][23]。香港流感總體病死率低於0.5%,也有估計低於0.2%,65歲以上死亡率較高[2][3][6]。該病毒的基本傳染數為1.3-1.6[2]

近年相關

2009年7月29日,香港衛生當局公佈病毒變種。[25]

2013年初,美國東部多個州爆發H3N2季節性流感,波士頓市政府於1月9日宣布公共衛生緊急狀態。[26]

2015年初,H3N2瑞士型流感在世界各地爆發[27]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