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園的大熊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大貓熊目前共有6隻,其中4隻由中央贈送,另外2隻在香港出生。香港先後有3批大貓熊由中央贈送,每批均有一隻雄性一隻雌性。第一對安安和佳佳於1999年來港,均已逝世[1]。第二對樂樂和盈盈於2007年來港,於2024年8月15日誕下龍鳳胎,帶來第一批在香港出生的大貓熊。第三對安安和可可於2024年來港。除了第二批因到港時只有編號而在香港命名外,所有贈港大貓熊都保留了在內地的原名。
目前,所有香港大貓熊皆居於香港海洋公園內,並由該園的護理員照顧起居。在展覽方面,海洋公園海濱樂園的「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及「大貓熊之旅」為大貓熊的寓所兼展覽場地。
圖片 | 名字 | 性別 | 出生日期 | 簡介 |
樂樂 | 雄 | 2005年8月8日 | 2007年4月27日贈送到香港的第二對大貓熊之一,以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2]名稱經由香港人從命名比賽中挑選出來,來港前只有編號606。常駐場館為大貓熊之旅。 | |
盈盈 | 雌 | 2005年8月16日 | 2007年4月27日贈送到香港的第二對大貓熊之一,以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2]名稱經由香港人從命名比賽中挑選出來,來港前只有編號610。常駐場館為大貓熊之旅。 | |
安安 (第二代) |
雄 | 2019年6月28日 | 2024年9月26日贈送到香港的第三對大貓熊之一。經過命名比賽決定保留原名。常駐場館為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 | |
可可 | 雌 | 2019年6月26日 | 2024年9月26日贈送到香港的第三對大貓熊之一。經過命名比賽決定保留原名。常駐場館為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 | |
細佬 | 雄 | 2024年8月15日 凌晨3時27分 |
盈盈、樂樂的龍鳳胎子嗣,民眾普遍稱之為「細佬」 | |
家姐 | 雌 | 2024年8月15日 凌晨2時05分 |
盈盈、樂樂的龍鳳胎子嗣,民眾普遍稱之為「家姐」 |
圖片 | 名字 | 性別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簡介 |
安安 (第一代) |
雄 | 1986年8月 | 2022年7月21日 | 1990年作為親善使者出訪新加坡 最長壽的圈養雄性大貓熊,1999年定居香港,2022年離世。[3] | |
佳佳 | 雌 | 1978年7月28日 | 2016年10月16日 | 最長壽圈養貓熊。1999年定居香港,2016年離世。[3] |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令上述貓熊的童年故鄉臥龍(屬汶川縣)受重創,核桃坪基地全毀,[5]但國務院在「一省援建一個重災縣」名單上遺漏了臥龍這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臥龍得不到國家制度上的援助。[6]臥龍此時想起了一國兩制,臥龍遂向時任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求救。[6]那時香港深陷2008年金融危機、08股災,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憶述「香港正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股市樓市震盪、經濟波動較大,市民生活也面臨諸多困難,但...絲毫沒有減弱香港同胞支援救災」。[7]香港決定出手,援建了大貓熊相關23個項目,花費14.22億人民幣[5](其中1.9億元是追加的,因為香港援助四川的122億總捐款[8][9]有餘款,香港也不收回,將餘款改用於臥龍[6])。
援建貓熊是香港第一次境外援建工程。[10]由於地震時塌牆壓死1頭貓熊,多頭貓熊從破牆逃出失蹤,[4]川震校舍倒塌又壓死5,300名學生,香港堅持用國際規範的工程管理杜絕豆腐渣工程,在臥龍卻處處受阻,多次要四川省發改委用「中國特色方法」解決,[6]事後香港發展局總結「四川重建是在內地講一國兩制」。[6]建設過程泥石流、滑坡頻發,「香港公務人員、專家和技術顧問,冒著風險長期留在臥龍調研、監督,我們很感動」。[4]香港作為臥龍堅強後盾,保障了專業人才供應臥龍。香港援建令30萬四川同胞受惠。[11]為感謝香港人對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付出,由香港援建的神樹坪「中華大貓熊苑」、都江堰大貓熊保育基地對香港人永久免票。[12][7]2016年四川省長尹力代表四川人感謝「香港同胞長期以來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抗震救災、恢復重建的關心、支持和幫助」。[13]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評價,「香港不僅為四川建起了一個個高質量的項目工程,也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理念和管理機制...四川人民永遠永遠銘記」。[7]
2024年7月1日,在香港27周年紀念日慶祝酒會上,行政長官李家超宣佈,中央將向香港送贈一對大貓熊,未來數月抵港。他感謝中央對特區的支持,認為可帶給市民歡笑喜悅,讓社會團結一致共同為香港創造更輝煌的成績。[14]
李家超還提到,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央送贈大貓熊予香港特區別具意義。特區政府會全力做好迎接大貓熊的準備工作,感謝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港澳辦)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草局)為此所作出的努力和協助。特區政府已與港澳辦及國家林草局展開對接,商討大貓熊赴港的安排。特區政府會立刻展開籌備,確保香港海洋公園做好照顧大貓熊的各項工作。[15]
7月8日,李家超偕同夫人林麗嬋及特區政府官員和海洋公園代表,到訪中國大貓熊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瞭解大貓熊的護理、飼養和商討赴港安排等細節。[16]9日,李家超表示,中央送贈香港的一對大貓熊已選定,年齡約五至八歲,身體精壯,雄性大貓熊體重120多公斤,動作敏捷,聰明好動;雌性大貓熊體重約100公斤,溫柔可愛,性情溫順,當局力爭一對大貓熊10月1日到達香港。[17]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政府將推出宣傳活動保持社會關注,帶動「貓熊經濟」,繼續鼓勵盛事舉行,令各行業受惠;希望中央送到兩隻貓熊時,全港市民有機會觀看,牠們成為香港一員,能夠在好好在香港生活。[18]
2024年3月盈盈及樂樂在香港海洋公園成功自然交配,盈盈經過近五個月的孕育期,於2024年8月15日凌晨2時05分及3時27分誕下一對龍鳳胎,為第一對在香港出生的大貓熊。盈盈是在她19歲生日前一日成功做媽媽,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最年長初次成功產子的大貓熊,而且是雙胞胎,案例非常罕見。新生的大貓熊姐弟分別重122克及112克,雙胞胎出生體重比正常體重低、體溫偏低,進食較少,出生時的叫聲亦比較弱,專家評估雙胞胎狀態「非常脆弱」。海洋公園表示兩隻大貓熊寶寶料數月後才與市民正式見面。[19][20]
就此,香港海洋公園特意開設香港首個以貓熊為主題的社交網站,分享大貓熊近況。[21]
2024年9月14日為大貓熊龍鳳胎寶寶滿月,香港海洋公園社交網站發布多張大貓熊寶寶的照片,一對小姊弟俯臥在枕頭上,已逐漸呈經典「大貓熊」模樣,但尚未能看見東西及聽見聲音。目前大貓熊正處於「暴風式成長」期,姊姊體重已從122克增至910克;弟弟亦從出生時112克增至814克。隨體質變強,預計兩周後這對貓熊寶寶將無需再使用保溫箱。[22][23][2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