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飛彈防禦(英語:Missile Defense)指一整套利用飛彈、鐳射等武器摧毀入侵飛彈的防禦機制。
美國多年意圖打造一張嚴密的反導網,透過在世界各地的盟國基地上建立設施,來確保美國絕對安全。整個大計劃針對洲際飛彈三個階段都做出攔截機會,透過多層式攔截提高機率。相對俄制戰略飛彈防禦則是以「地區」作為防禦目標,主要的例子為A-135反彈道飛彈系統,它只針對莫斯科地區做為防禦,等於只有下降段防禦能力。
本計劃於研發階段就將目標放在針對中型國家的簡易洲際飛彈做防禦,因為研發結論認為核大國間的全面戰爭中數百千枚的飛彈同時齊射,且都是有誘餌或干擾能力的高科技彈頭,那種情境下任何防禦系統都沒有意義,也沒有國家能負擔那種系統,也因此該系統的有效性和一些目標前提假設是被受爭論的,在柯林頓執政時期陸續進行了一些測試但是並沒有增加預算。柯林頓曾於2000年9月5日公開支持本系統,他說:「該系統如果完美運作,可以讓我們在複雜的全球維和行動中有額外的戰略空間。」[1][2]
俄羅斯的A-135反彈道飛彈系統目前僅在國家首都莫斯科周圍運行,並且正在繼續加強以保護俄羅斯的主要城市。A-135反彈道飛彈系統是俄羅斯的軍事綜合體,部署在莫斯科周圍,以對抗針對該市或其周邊地區的敵方飛彈。它於1995年開始運作。它是之前的A-35的繼承者。
A-135系統於1995年2月17日達到「警戒」(運行)狀態,儘管其53T6(北約代號:SH-11)組件已經停用。預計一種較新的飛彈將取代它。該系統在哈薩克薩里沙干的試驗場有一個可操作的測試版本。
俄羅斯還積極爭取地對空飛彈系統的固有反導能力。
中國在冷戰期間曾測試過FJ反彈道飛彈,但最終被取消。目前中國政府沒有覆蓋全國的戰略飛彈防禦系統,但640工程從很早年就開始預研和累積技術。2016年起先購買俄制六個營的S-400飛彈,作為戰區飛彈防禦系統,戰術飛彈防禦系統則從俄羅斯引進S-300PMU-1與S-300PMU-2等防禦短程彈道飛彈。
2007年1月11日,中國成功擊落了軌道高度865公里,重750公斤的該國已報廢的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4]。
2010年中國反彈道飛彈試驗使中國成為第二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的國家[5]。2016年9月25日,中國航空部門在包括新疆庫爾勒反導試驗場在內的西北地區發布民航禁飛通告,軍事專家分析解放軍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此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複雜程度看,應是遠距大偏角和高拋角攔截試驗,已基本接近洲際飛彈的攔截模擬。[6]2022年6月19日,再次發布消息,稱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報道引述這是第六次試驗。[7][8]
2017年進行的紅旗-9防空飛彈試驗證實其有短程末段反導能力,類似愛國者飛彈的角色,至此官方透露了具有中段和末段反導工具。[9]
2007年3月30日,日本航空自衛隊防空飛彈部隊開始在埼玉縣狹山市的入間基地部署愛國者3型飛彈,意味著日本開始正式部署本國飛彈防禦系統[10]。
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與以色列航太工業研製的鐵穹防禦系統防空效果極高,曾在2021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中為以色列攔截大部分的火箭攻擊。
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以下簡稱弓三)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製之第三代區域防空系統。弓三系統亦有攔截戰術彈道飛彈能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