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陸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韓民國陸軍(韓語:대한민국 육군/大韓民國陸軍),通稱為韓國陸軍(韓語:한국 육군/韓國 陸軍 Hanguk Yukgun),為韓國國軍的陸軍,也是三軍中規模最大者。






韓國陸軍是在1948年9月5日,由其前身「南朝鮮國防警備隊」(韓語:남조선국방경비대/南朝鮮國防警備隊;英語:South Korean Constabulary of Police Reserve)改編而成。
概述
陸軍是韓國三軍中規模最大者,在1948年9月5日由其前身「南朝鮮國防警備隊」(成立於1946年1月15日,美國軍政廳統治期間)改編而成。2024年時兵力總數為36.5萬人,其中14萬為義務役士兵,另預備軍中亦有310萬名後備軍人。由於朝鮮陸軍在非軍事區沿線採攻勢部署,因此三分之二以上的韓國陸軍部隊部署於前緣陣地,並維持相當高的戰備程度。
組織架構
韓國陸軍本部設在忠清南道雞龍臺。在部隊構成方面,目前分成3個野戰軍(集團軍/軍團),分別為第一野戰軍、第二作戰司令部(제2작전사령부,前身為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擔負南北韓非軍事區西部京畿道以及首爾外圍的防禦任務,司令部設在京畿道的龍仁基地;第一野戰軍負責防衛非軍事區東部的江原道,司令部位於原州基地,下屬作戰部隊分散部署在以山地地形為主的江原道;實力相對較弱的第二司令部作為戰略預備隊,擔負南方慶尚南北道、忠清南北道和全羅南北道等6個道的防務,司令部設在大邱廣域市。整個陸軍共擁有11個軍、39個師和19個旅,4,850輛戰車/裝甲車、10,774件砲兵武器、7,032枚各式飛彈與13,000件步兵支援武器。
根據1998年發表的《國防改革研究案》等其他規模精簡計畫,沿著停戰線布防的第一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將於2014年合併為「第一作戰司令部」;而負責後方防務的第二野戰軍,已於2007年10月31日改組為「第二作戰司令部」。
目前陸軍首都防衛司令部負責首爾及仁川登陸場的防務任務,下轄鄉土防衛師及防空旅等部隊。陸軍特戰司令部負責指揮特種部隊,設在京畿道城南基地,下轄7個空降旅和3個獨立特戰營。
- 陸軍本部(대한민국 육군본부)
-
- 飛彈司令部「無極部隊」(유도탄사령부 '무극부대')
- 航空作戰司令部「鳳凰部隊」(항공작전사령부 '불사조부대')
- 首都防衛司令部「盾牌部隊」(수도방위사령부 '방패부대')
- 陸軍特戰司令部「獅子部隊」(육군특수전사령부)
- 陸軍動員戰力司令部(육군동원전력사령부)
- 陸軍軍需司令部「七星臺」(육군군수사령부 '칠성대')
- 陸軍教育司令部(육군교육사령부)
- 陸軍士官學校(육군사관학교)
- 陸軍三士官學校(육군3사관학교)
- 陸軍地上作戰司令部(육군지상작전사령부)
- 第2軍(제2군단)
- 第3軍(제3군단)
- 第8軍(제8군단)
- 首都軍(수도군단)
- 第1軍(제1군단)
- 第5軍(제5군단)
- 第6軍(제6군단)
- 第7機動軍(제7기동군단)
- 陸軍第二作戰司令部(原第二野戰軍)(육군제2작전사령부)
- 第31、32、35、37、39、50、53鄉土步兵師
主要裝備
M1加蘭德(儀仗用途)
主力戰車方面,擁有老舊的M48巴頓式主力戰車、K1主力戰車和K1A1主力戰車等三型,共計2,350輛。新型的K2黑豹式主力戰車於2012年開始量產後,已逐漸取代M48巴頓式主力戰車,這型戰車將配有1,500匹馬力水冷式柴油引擎、120公釐L55滑膛砲和先進反應裝甲,其射控系統類似美國陸軍的M1A2艾布蘭式主力戰車和法國陸軍的雷克勒主力戰車。
此外,韓國陸軍還擁有2,700輛裝甲車輛、5,900門火砲與多管火箭砲。而K-239多管火箭砲已進入生產階段並曾外銷波蘭[3];K9自走砲已進入生產階段並曾外銷土耳其[4]、澳洲[5]、印度[6]、波蘭[7]、挪威[8]、芬蘭[9]、埃及[10]、愛莎尼亞[11]。K-200步兵戰鬥車等系列大量進入部隊服役,並被派赴海外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KAFV裝甲戰鬥車計畫換裝90公釐火砲、40公釐榴彈槍、M230-1 30公釐鏈砲或Mk 30 30公釐鏈砲以增強火力。
雖然陸基防空砲兵係由韓國陸軍指揮,但防空飛彈系統則由韓國空軍負責管制。防砲系統除35公釐GDF-003防空快砲外,尚有40公釐和20公釐防空機砲,近來還採購一批K-30(飛虎 Biho,韓文:비호)雙聯裝35公釐自走防空砲車加強低空防禦能力,目前還配備三種肩射防空飛彈,分別是美國的刺針式、法國的西北風式和英國的標槍式系統。最新的可機動K-SAM飛馬(Pegasus,천마)防空飛彈和勝利女神改裝的玄武三型彈道飛彈也將開始服役。
韓國陸軍的裝備以往多靠美國供應,但透過自製、技術轉移和授權生產,也自行生產K1主力戰車、K-200步兵戰鬥車、K-9自走砲等裝甲車輛和火砲。此外,還向俄羅斯採購T-80U戰車、BMP-3步兵戰車、AT-7反戰車飛彈和SA-16肩射防空飛彈,這批武器裝備多供實驗用途,K2主力戰車其爆炸式反應裝甲技術即來自於此。
600架直昇機。
軍階
中文軍階 | 軍銜圖樣 | 韓語軍階及對應漢字 | 英文軍階 |
---|---|---|---|
帥級軍官(元首) | |||
元帥 | ![]() |
원수/元帥 | Marshal |
將級軍官(將軍 (軍銜)) | |||
大將 | ![]() |
대장/大將 | General |
中將 | ![]() |
중장/中將 | Lieutenant General |
少將 | ![]() |
소장/少將 | Major General |
准將 | ![]() |
준장/准將 | Brigadier General |
校級軍官(영관/領官) | |||
大校 | ![]() |
대령/大領 | Colonel |
中校 | ![]() |
중령/中領 | Lieutenant Colonel |
少校 | ![]() |
소령/少領 | Major |
尉級軍官(위관/尉官) | |||
大尉 | ![]() |
대위/大尉 | Captain |
中尉 | ![]() |
중위/中尉 | First Lieutenant |
少尉 | ![]() |
소위/少尉 | Second Lieutenant |
準軍官(准士官) | |||
准尉 | ![]() |
准尉 | Warrant officer |
士官(副士官) | |||
元士 | ![]() |
원사 / 元士 | Sergeant Major |
上士 | ![]() |
상사/上士 | Master Sergeant |
中士 | ![]() |
중사/中士 | Sergeant First Class |
下士 | ![]() |
下士 | Staff Sergeant |
士兵(병/兵) | |||
兵長 | ![]() |
병장/兵長 | Sergeant |
上兵 | ![]() |
上兵 | Corporal |
一兵 | ![]() |
一兵 | Private First Class |
二兵 | ![]() |
이병/二兵 | Private |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