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朝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開始在盤山興建靜寄山莊,乾隆十九年(1754年)完工。清朝末年傅增湘《〈靜寄山莊歌〉有序》記載:「山莊在盤山之陽,乾隆九年所建,規制差仿避暑山莊,垣周七里半。其後略加恢廓。」整座靜寄山莊占地面積6000多畝,分為內八景、外八景、新增六景,並且附列十六景,共計三十八景。靜寄山莊是清朝在避暑山莊、圓明園之後興建的第三大皇家園林。[2]
清朝內務府下屬盤山行宮(靜寄山莊)的主官為「盤山總管」,額設一員,從五品,掌理盤山行宮的陳設、灑掃、修繕、守衛等事宜,並且兼管煙郊、白澗、桃花寺、隆福寺、大新莊、𩫾髻山等處行宮事務。
靜寄山莊建成之後,乾隆帝駐蹕三十二次,嘉慶帝駐蹕七次。嘉慶十五年(1810年)以後,清朝皇帝再未來此。道光十一年(1831年),裁撤盤山行宮(靜寄山莊),全部陳設運往避暑山莊。但是直至清朝末年,靜寄山莊一直設有園官進行看守。1926年,陝軍胡景翼部為籌集軍餉,伐樹拆屋,對靜寄山莊造成毀滅性破壞。園官也不斷盜賣靜寄山莊財物,靜寄山莊僅存遺址。21世紀初,盤山腳下的石趣園景區,大部分便在靜寄山莊舊址上。[2]
2012年,天津市薊縣旅遊局提出靜寄山莊恢復工程,計劃招商合作投資30億元人民幣,按照歷史原貌恢復靜寄山莊內八景,並建設配套服務設施。[3]
靜寄山莊所在的盤山,過去有許多寺廟。智朴《盤山志》記載,盤山共有22寺、2院、29庵、10靜室、9廟、5台、5橋、1寨、4亭、2軒、3佛塔、100餘骨塔。這些建築因受20世紀的戰爭等因素影響,大部分被毀,僅存的天成寺舍利塔(古佛舍利塔)、定光佛舍利塔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多寶佛塔、普照禪師塔等建築被列為薊縣文物保護單位。改革開放後,盤山發展旅遊業,先後重建了天成寺、萬松寺、雲罩寺等建築。[4]
靜寄山莊的地勢南低北高,周圍用虎皮石砌成界牆。山莊內東、西各有一條山澗,中間夾有一坡。兩澗的水在山莊南端匯合。山莊北部縱橫溝壑,南部地勢平緩,最北面偏西有座小山,當地人稱「石佛山」。山莊分為行宮和苑景兩個部分。[5]
山莊建成後,乾隆帝確定了內、外八景。內八景位於山莊內。外八景是山莊外的盤山諸景。合稱「御題十六景」。後來又新增六景。
包括靜寄山莊、太古雲嵐、壽萱堂、層岩飛翠四組建築,各自建有宮牆,當地人稱前宮(靜寄山莊)、中宮(太古雲嵐、壽萱堂)、後宮(層岩飛翠)。[5]
苑景部分分為東澗、西澗、山嶽三個區。[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