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侯寶垣中學
香港屯門區一所中學,為全港最後一座由政府直接興建的靈活式校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松侯寶垣中學(英語:Ching Chung Hau Po Woon Secondary School),為一所位於香港屯門區的津貼中學,於2000年創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7月27日) |
歷史
此校於1998年由青松觀向政府申辦,並獲分配現時校址,成為該機構開辦的唯一一所中學[註 2]。
按照原來進度,校舍將於1999年12月竣工[3]。但由於工程進度延誤,此校校舍要到同年10月才封頂[4],直至2000年4月才接收校舍[5],隨後於同年9月正式開辦。
於創校期間,由於青松觀時任觀長侯寶垣於1999年逝世[6],為紀念他生前對香港道教界的貢獻,此校因而冠名。
歷任管治人員
- 蔡惠霖先生(2000年-2005年,創校校監)
- 周和來先生(2005年起,現任校監)
課程及班級結構
截至2024年,此校設有18班,每一級均設3班[1]。
而在課程方面,此校除英文科外均以中文授課,而高中可選選修科包括化學、生物、物理、經濟、企會財、地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藝[9]。
校舍
此校為一所1998年版本的中學靈活式校舍,佔地6,089平方米[1],包括地下共有8層,設30間課室及各類特別室。
校舍由保強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於1998年7月動工,為全港最後一座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同類校舍[10][註 3]。
值得一提的是,此校與另外三間中、小學[註 4],均為香港主權移交後,首批交付立法會審議的新建校計劃之一,於1997年11月審議[11]。
-
青松侯寶垣中學校舍整體
-
青松侯寶垣中學校舍外貌(2021年12月)
軼事及事件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