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民會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島市人民會堂,簡稱人民會堂,俗稱「新建禮堂」,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9號,建於1959-1960年,為青島市重大會議及大型文藝演出重要場所之一,現為市南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1]
青島市人民會堂的原址原為章高元駐防青島時期(1892-1897)所建總兵衙門及衙門左營[1][2]。1958年初,中共青島市委決定建設人民會堂,為國慶十周年獻禮,並選址在總兵衙門舊址[3]。1959年5月上旬動工興建[4]。建築由青島市城建局設計室的劉漢耀、陳鐵林、何早英等工程師設計[3],藝術家石可參與室內裝飾設計[3],青島市房產局負責施工建設[5],北京市古建築施工公司負責內部裝修施工[3]。1960年5月30日竣工[4][5],同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3]。原總兵衙門建築群在人民會堂建設過程中陸續拆除。建成後的人民會堂為青島市政治、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大、政協的重要大會均在此舉行,會堂內亦可舉辦戲劇演出、音樂會等文藝活動[2][3][5]。2000年,人民會堂列入第一批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6]。2012年11月6日列入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7]。
青島市人民會堂位於太平路大學路路口北側,其外觀造型、內部結構參考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5](一說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1][3]),總高25米。平面大致為正方形。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水刷石牆面,平屋頂。正立面位於西南側,面向太平路及青島灣,入口以8根花崗岩方形立柱支撐,正門為7扇雙開木製大門。兩側牆上各嵌一個以紅星和紅旗為主題元素的徽標。建築內部由大廳、中心會場、兩處中型會議廳及45個小型會議室組成,可容納4000餘人聚會活動。前廳通高2層,地面鋪裝水磨石。中心會場上下兩層,共有座席1851個;中型會議廳可容納600餘人。建築內外裝飾部分使用了中國傳統風格紋飾。[2][3][5][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