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雁蕩山,是中國浙江省溫州市北部樂清境內的一座山峰。海拔500至600米,主峰百崗尖西峰海拔1108米。形成於距今1.28億至1.08億年間的四次火山噴發,為世界地質公園、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1]。《浙江通志》載:「雁蕩山在溫州府樂清縣東九十里,高四十里,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春雁歸時多宿於此,故名。」
雁蕩山 | |
---|---|
最高點 | |
海拔 | 1108米 |
座標 | 28°22′N 121°04′E |
地理 | |
位置 | 中國浙江 |
《隋書・地理志》載:「永嘉郡內有芙蓉山」。《西竺經》:「諾詎羅尊者居震且東南大海際,山以鳥名。」初唐高僧一行畫天下山川為二戒時曾說:「南戒山川盡於雁蕩」。草書大家懷素在《與律公書》中又二次提到「雁蕩」之名:「雁蕩,自古圖牒未嘗言者,山頂有大池,相傳為雁蕩。下二潭,為龍湫,山南有芙蓉峰,下有芙蓉驛。」
宋朝沈括考察過雁蕩山之後撰文指出:「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干尺,穹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自外望之,都無所見,至谷中,則森然干雪。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尺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蕩山,寫下兩篇《游雁蕩山日記》。
雁蕩山核心區全由厚流紋岩組成,是古太平洋伊邪那岐板塊向亞洲大陸俯衝過程中,地殼、地函相互作用的產物。[2]雁蕩山的岩質主要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的低矽流紋質熔結凝灰岩和侵人岩漿形成的石英正長岩,經斷裂深切、抬升、崩落等地質作用形成了目前的地貌特徵。[3][4]
雁蕩山年平均氣溫約17.5°C,平均濕度約77%,年降水量1700毫米以上,植被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為主,有160科1248種種子植物[5]。
雁蕩山開發始於南北朝,留下400多處摩崖石刻,風景區東西長25千米,南北寬19千米,面積約450平方千米,分為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顯聖門、仙人橋、羊角洞8個景區共380多處景點,其中靈峰、靈岩和大龍湫被稱為「雁蕩三絕」。[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