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醫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景崧(1903年1月16日—1999年12月22日),臺灣彰化廳武東堡田中央庄(今彰化縣田中鎮)人[1]:231,醫師,在田中開設景崧醫院,長期替病患看診。
陳景崧1903年1月16日出生[2]:58[3]:67,祖父陳紹年[4][3]:67[5],父陳芳輝,母李歲[1]:231。田中公學校(今彰化縣田中鎮田中國民小學)畢業後,考進臺中高等普通學校(今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1]:231,1921年畢業[6]:68,旋即前往日本留學,原攻讀法學,然因其父舊病復發,延醫就診遭拒,感受到醫德及醫術之重要,故轉讀醫科[1]:231[5]。1929年自日本大學專門部醫學科畢業,專攻小兒科、內科,回臺灣後在田中開設景崧醫院,為當時田中僅有的兩位醫師之一(另一位為許尾)。1930年任田中庄協議會員[1]:231,1933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7]:39,1942年獲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授予醫學博士學位[8]:111。
除行醫外,其亦為當地詩社蘭社成員,1923年曾隨父一同參加在詩人魏國楨自宅舉辦的擊鉢吟會,1939年蘭社課題〈水仙花〉是陳景崧已知最早的作品。蘭社吟會曾在其宅邸舉行,亦當過《詩文之友》社務委員,並提供自家作為田中棋社活動場地。現存詩作均為蘭社課題,數量較少[3]:367[1]:231。
《彰化縣志:人物誌》稱其:「懸壺濟世一甲子,醫術高明」[1]:232,僅觀察患者舌頭便能預知麻疹病症,有「麻仙」之稱[5],一天時常需要替上百名病人看病,至92歲時仍在替老患者診治[1]:232。此外其遇窮人一律不收費,見人賒張也不追討,曾表示:「我只看病,不會收帳。」每年送神時會將病人賒欠之帳本隨金紙一同燒掉[1]:232。其孫陳自諒回憶,年幼時向陳景崧要零用錢,他總是不給,但碰到病人就會資助[5]。
1999年12月22日,陳景崧過世[3]:367。
2014年1月25日田中景崧文化教育園區落成,以陳景崧之名命名[1]:232。
妻魏素,育有7男3女,長子陳時英、次子陳時宰、三子陳時慧、四子陳時培、五子陳俊夫、六子陳俊孝、七子陳時澍、長女陳玉霜、次女陳節子、三女陳睦子[1]:232-233、四女陳如莞、五女陳如瑾、六女陳如勻[9]。家族有30多人從醫[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