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錕
中国历史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培錕(1877年—1964年1月17日),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人,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民建黨員。
生平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78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2],與父陳海梅同榜進士[3]。光緒末年就讀於日本法政大學,1909年回國後任福建省高等學堂監督,辛亥革命後先後被委任為福建省延建邵道、廈門道、汀漳龍道和閩海道道尹。1925年,被福建省長薩鎮冰委任為省財政廳廳長,北伐後,省政府主席楊樹莊續聘之。[4]
1946年臺灣光復後,陳培錕隨陳儀前往臺灣參加接收工作,後返閩,1949年與薩鎮冰、陳紹寬留福建迎接解放。福建解放後,被聘為福州軍管會特邀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為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並任福建省政協委員等職。1964年1月17日病逝於福州。[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