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若琳

中国前女子跳水运动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若琳
Remove ads

陳若琳(1992年12月12日),江蘇南通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女子跳水運動員,五枚奧運會金牌獲得者,教練任少芬。2006年,她以14歲之齡出戰跳水世界盃,旋即與賈童合作贏得女子雙人10公尺高臺金牌,首度登上世界冠軍寶座。兩年後的北京奧運會,她又成功包辦10公尺高臺單人及雙人項目兩面金牌;其中的單人項目決賽,她在承受巨大壓力下,冷靜完成最後一跳、5253B(向後翻騰兩周半轉體一周半屈體)的動作,四名裁判給予她10.0分滿分;三名裁判給予她9.5分;在拿下全場最高分的100.30分後,她亦以總分447.70分反超加拿大選手埃米莉·埃曼斯,獲得金牌[2]

快速預覽 陳若琳, 個人資料 ...
Remove ads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跳水比賽中, 中國跳水隊跳水運動員陳若琳在女子單人、雙人高臺比賽中為中國代表團奪得兩塊金牌,這樣優異的成績與主管陳若琳的教練任少芬的長年努力工作密 不可分。 女子高臺曾是中國跳水隊的傳統優勢項目。 1984年,周繼紅為中國跳水隊獲得的第一塊奧運金牌便是這一項目,但是在雪梨和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已兩次丟失這塊金牌,說明女子高臺的金牌爭奪非常激烈,在北京奧運會 上重新奪回這塊金牌對中國跳水隊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3]

陳若琳自此成為中國跳水「夢之隊」不可或缺的一員,更曾獲選國際泳總2010年度最佳女子跳水運動員;而她與搭檔王鑫汪皓更是合作無間,在各大小賽事的雙人項目中難逢敵手。

2011年,陳若琳在世界游泳錦標賽中,首度包攬10公尺高臺單人及雙人項目的金牌,成為首位在奧運會世界游泳錦標賽跳水世界盃的女子10公尺高臺單人和雙人項目中全部奪冠,成功實現「大滿貫」的跳水選手,金牌數目更超越師姐伏明霞,成為「夢之隊」女子高臺的新王者。2012年,陳若琳在倫敦奧運會成功衛冕10公尺高臺單人及雙人項目,以四面金牌與名將伏明霞郭晶晶吳敏霞並列中國跳水隊金牌榜榜首,更成為中國代表團在奧運史上的第200枚金牌得主[4]。2013年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是當屆代表中最年輕的[5]。2016年,陳若琳在里約奧運會成功衛冕10公尺高臺雙人項目,再進一步收獲個人的奧運第5金,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奧運「五金王」[6]

Remove ads

簡歷

早年及出道

陳若琳自幼體弱,經常生病,爺爺和奶奶為提高她的體質,遂在4歲時送她到江蘇省南通市兒童業餘體校接受訓練,跟隨教練高峰學習跳水。兩年後,她便被選拔到省少兒體校,成為短期代培生[7]

1999年夏天,陳若琳備戰江蘇省少兒跳水比賽,卻在訓練中意外受傷,右肘關節脫臼;但為了抓緊時間訓練,教練在兩周後就提早替她拆下石膏,並採用非常規手段加速治療。最終,她如願參加比賽,更贏得兒童丙組全能第四名,並在一年後成為省少兒體校的正式隊員[8]

2003年,年僅11歲的她在全國少兒跳水賽上橫掃三面金牌;一年後,她更在全國跳水錦標賽「越級」挑戰,與李婷勞麗詩等名將同場競技,奪得10公尺高臺的第5名。她在全國賽的出色表現馬上引起中國國家跳水隊教練周繼紅注視,並在2004年底讓她入選「夢之隊」[8]

入選國家隊

由於國家隊中高手眾多,陳若琳在進隊初期並沒有國際比賽機會;直至2006年初,國家隊公布國際大獎賽參賽名單,14歲她才首度榜上有名。

惟初次走上國際舞台的陳若琳旋即大放異彩,在她首個參與的國際大獎賽-澳洲站,她便聯同蔣李雙擊敗包括奧運冠軍尚特勒·紐伯里在內的強手,勇奪雙人10公尺高臺冠軍;半個月後,她再和隊友在德國站折摘冠。同年4月下旬,陳若琳又和賈童贏得大獎賽中國站雙人10公尺高臺冠軍,更在其後的加拿大、美國兩站大獎賽,成功奪冠。在短短出道國際賽的半年間,陳若琳在雙人10公尺高臺項目保持不敗,連取了五個冠軍[7]

同年,陳若琳以替補身分頂替了袁培琳出戰跳水世界盃,跟賈童合作一舉贏得了女子雙人10公尺高臺的冠軍。然而,在其後的多哈亞運會2007年世界游泳錦標賽中,陳若琳在單人項目皆不敵隊友王鑫,屈居亞軍,令她承受巨大的壓力[9][10]

出戰北京奧運

2008年8月,陳若琳代表中國出戰北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跳水比賽女子10公尺高臺雙人10公尺高臺賽事。

在率先進行的女子雙人10公尺高臺比賽中,陳若琳與搭檔王鑫從第一輪到最後一輪,都穩佔第一的位置。最終,她們以總分363.54分的絕對優勢贏得金牌,這亦是中國跳水隊連續三次蟬聯這個項目的金牌[11]

其後進行的女子10公尺高臺比賽決賽中,陳若琳在落後的情況下,承受巨大壓力冷靜完成最後一跳,七名裁判當中有四名給予她10.0分滿分;在拿下全場最高分的100.30分後,她亦以總分447.70分壓倒加拿大的埃米莉·埃曼斯及隊友王鑫,奪得金牌[12];助中國跳水隊繼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跳水女皇」伏明霞奪得金牌後,時隔12年重獲該項目金牌,亦成為首位在同一屆奧運會包辦10公尺高臺單人及雙人項目金牌的中國運動員[13]

實現大滿貫

2009年7月,陳若琳出戰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跳水比賽,在女子雙人10公尺高臺比賽中與王鑫合作以369.18分蟬聯冠軍[14];卻在單人項目爆冷不敵墨西哥葆拉·埃斯皮諾薩,衝擊大滿貫失敗[15]

2010年6月,陳若琳在常州舉行的跳水世界盃中,意外在單人10公尺高臺比賽輸給新秀胡亞丹[16];但仍能在雙人10公尺高臺項目,與新搭檔汪皓贏得金牌,彰顯其雙人項目中「百搭」的特質。在同年11月舉行的廣州亞運會中,陳若琳沒有參加單人項目,只在雙人項目與汪皓再次奪魁。她在賽後表示,自己在北京奧運會後開始發育,身體的變化令她在高臺的表現越來越困難,她在年內的全國比賽中已開始參加彈板的競爭[17]

2011年7月,陳若琳出戰在上海舉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跳水比賽,和汪皓搭檔以總分362.58贏得女子雙人10公尺高臺比賽冠軍,她個人則成為首位在世錦賽該項目實現三連冠的選手[18]

陳若琳在近一年多來一直被小將胡亞丹力壓,但在其後進行的女子單人10公尺高臺比賽中,她終於吐氣揚眉以405.30分奪冠,成功在女子高臺單人和雙人項目實現「大滿貫」,金牌數目更超越師姐伏明霞[19]

Remove ads

倫敦奧運成功衛冕

2012年7月,陳若琳代表中國出戰英國倫敦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跳水比賽女子10公尺高臺雙人10公尺高臺賽事。在率先進行的雙人10公尺高臺賽事中,陳若琳與汪皓在五輪比賽後取得368.40分,以25.08分的優勢壓倒墨西哥組合輕鬆奪金[20]。在其後進行的女子10公尺高臺決賽中,她又以422.30分成功奪冠,除了成為首位在奧運10公尺高臺跳水單人、雙人項目均衛冕的運動員外,更成為中國代表團在奧運史上的第200枚金牌得主。同時,憑藉這兩枚金牌,陳若琳也以四金追平名將伏明霞郭晶晶吳敏霞創下的紀錄,成為中國跳水隊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選手之一,更是其中獲得高臺世界冠軍最多的運動員[21][4]。奧運會後,陳若琳表示會在2013年的全運會後才與教練仔細研究是否改項,但她個人則想繼續留在高臺項目[22]

世錦賽雙人高臺四連冠

2013年7月,陳若琳出戰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跳水比賽,在女子雙人10公尺高臺比賽中與劉蕙瑕,以356.28分折桂,實現該項目的四連冠[23]。然而,在其後進行的單人10公尺高臺比賽中,她在第四跳207C(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時嚴重失誤,只拿到59.40分,最終得388.70分,以3.45分的差距不敵小將司雅傑屈居亞軍,未能完成職業生涯第二次「大滿貫」[24]

同年8月,陳若琳代表江蘇省參加遼寧瀋陽舉行的第十二屆全運會,在女子10公尺高臺比賽中以399.30分排名第四,未能衛冕[25]。賽後,陳若琳表示:「這個結果很正常,我覺得自己還能站在高臺上已經很偉大了,因為21歲的我跟13歲的小孩已經沒有可比性。」[26]

世界盃雙人高臺五連冠

2014年7月,陳若琳出戰上海舉行的第19屆跳水世界盃女子雙人10公尺高臺比賽,與劉蕙瑕搭檔以總分357.66分奪冠,連續五屆奪得該項目的冠軍[27][28]。賽後,陳若琳表示今後會以雙人賽為重,但是如果身體狀況允許的話,也希望能夠有機會鍛鍊單人項目[29]

里約奧運收獲個人第5金

2016年8月,陳若琳代表中國出戰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跳水比賽,與劉蕙瑕搭檔雙人10公尺高臺賽事。陳若琳與劉蕙瑕排在第四位出場,在前兩輪的規定動作分別選擇201B(向後翻騰半周屈體)和301B(反身翻騰半周屈體),兩輪均取得55.80分,並以總分111.60分暫列榜首。第三輪的自選動作,她們選擇了難度係數3.0的107B(向前翻騰三周半屈體),得到了79.20分,開始將分差拉開。她們在第四輪選跳的是407C(向內翻騰三周半抱膝),難度係數3.2,這一跳兩人在入水時有些過了,以致水花效果不好,僅得75.84分。到最後一輪,她們穩定地完成了難度係數3.2的5253B(向後翻騰兩周半轉體一周半屈體),得到了87.36分,並以總分354.00分奪得金牌,除了幫助中國國家跳水隊實現了該項目的五連冠外,陳若琳本人也收穫個人的奧運第5金,追平吳敏霞鄒凱的中國奧運金牌紀錄[30]。賽後,陳若琳顯得十分激動:「我覺得這四年太不容易了,因為傷病問題,就感覺是走不下去那種。現在終于堅持下來了。而且今天這場雙人是我這麼多年比得最緊張、最害怕的一場,壓力很大,有一點恐懼的感覺。尤其是第四跳跳下來之後,這種感覺比08年那時還要更緊張」。她表示,這次很可能是她的奧運謝幕戰,所以很想以完美的表現作收場[31]

宣告退役

里約奧運會後,陳若琳一再表示還沒有考慮退役的問題,不過她自此就沒有再參與國家跳水隊的訓練[32]。及至10月,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接受採訪時表示,「陳若琳的頸椎有傷病,如果再堅持的話可能是怕發生一些意外的情況,奧運會頂過來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她也就此宣布基本上退役了。」暗示陳若琳將會因傷病而宣布退役[33]

隨後,有媒體報道陳若琳在2015年11月時脖子突然無法正常轉動,原以為是落枕,隊醫也只是以按摩針灸治理。可是,日益嚴重的疼痛致使她的技術動作完全變形,直到有一天脖子完全動不了。其後,她在天壇醫院接受了兩次核磁共振檢查,經專家會診後,發現她的頸椎3、4、5節突出,有節段性的脊髓缺血性改變。建議她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因為如果再遇到嚴重的運動創傷,不排除有癱瘓的危險。然而,陳若琳最後還是向領隊表示要堅持下去,因為還有七個月就是奧運會,要是換人根本沒時間重新磨合,所以不想放棄[33]

2016年10月19日,陳若琳在她的微博發布了退役消息,指出自己從5歲開始練習跳水到現時24歲,19年間從不喜歡、到喜歡、到愛上跳水,但很遺憾因為頸椎的傷病困擾而無法再堅持下去,要選擇退役了,並感謝各方對她的關心和支持[34]。退役後,她將休息一段時間,然後返回中國人民大學校園,修完餘下的學分[33]

2021年12月,陳若琳擔任全紅嬋練俊傑的國家隊主管教練。[35]

Remove ads

教練評價

自2005年起擔任陳若琳教練的任少芬指出,在她剛接手的時候,陳若琳的身體條件不算突出,力量只屬一般,而腳尖和膝蓋的效果也不好;但優點就是對自己要求高,訓練刻苦,而且乖巧聽話、腦子靈活,不用教練指點就知道該怎麼做,毫不費力便可完成改動作的要求。此外,陳若琳的比賽表現穩定,往往在逆境時也能沉得住氣[36][37]

此外,在中國國家跳水隊中,陳若琳是領隊周繼紅最喜愛的弟子,隊中只有她能得到領隊親自指導。周繼紅認為陳若琳很有伏明霞的影子[38],尤其讚賞她的心理素質,並認為她擁有很強的意志力,穩定是她的最大優勢[39]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老師呂遠遠指出,陳若琳的良好心理素質是天生的,即使現場有很多觀眾歡呼鼓掌,她也不會受到影響,只是在想動作,致使在落後時也不會緊張[40]。而體院院長張雄則指出,陳若琳的成績是刻苦訓練的成果;即使受著年齡增大,體重和身高的變化等影響,她也能堅持節食減重,一天只吃一頓飯,曾試過多次為了控制體重而昏過去[41]

Remove ads

擅長動作

陳若琳的其中一個擅長動作是5253B(向後翻騰兩周半轉體一周半屈體),難度係數3.2(在當時難度為3.4),屬於女子10公尺高臺中難度最高動作之一[42]。她曾表示自己經常在這動作拿得滿分[43]

在多個重要賽事中,陳若琳也會選擇以這一動作來作壓軸,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女子10公尺高臺決賽,她在最後一跳選擇5253B,完美的發揮讓四名裁判給予她10.0分滿分,三名裁判給予她9.5分,最終拿得100.30分,總成績反超加拿大選手海曼斯,最終以447.70分奪冠獲得金牌[2]2010年世界跳水系列賽青島站10公尺高臺決賽,她在最後一跳完美完成5253B,獲得了七名裁判中六名的滿分,最終以448.40分奪冠[43];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女子10公尺高臺決賽,她在最後一跳再次選擇5253B,結果穩定發揮獲得了86.40分,以總成績422.30分成功衛冕[44]

個人生活

家庭

陳若琳在江蘇南通出生,上有父母和一胞兄。父母在她3歲時離婚,此後母親帶著哥哥移居加拿大,而若琳則跟隨外公唐詩和外婆陳桂英生活[45],並改跟外婆姓陳。後來,外婆將若琳過繼給兒子(即若琳的舅父),陳桂英遂成了若琳的奶奶[46]

因接受集體訓練,陳若琳自小就要過著遠離家人的日子,鮮能與家人見面,只能偶爾靠電話通訊[47]。為了不影響陳若琳準備北京奧運比賽,家人更將其父親患上急性腎衰竭和腎周炎病危的病情,隱瞞了接近一年,讓她可以專心作賽[46]

學業

2000年,陳若琳在進入省隊後,便同時在南京體院附校部讀書;至2010年,她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選讀自己感興趣的公共管理系[48],並曾代表大學參加201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49]

個人榮譽

2011年1月,陳若琳在國際泳總(FINA)和國際泳總《游泳世界》雜誌舉辦的2010年度泳壇最佳評比中,當選年度最佳女子跳水運動員[50]

2012年8月,陳若琳與其他江蘇藉的奧運金牌運動員獲省政府授予「江蘇省勞動模範」稱號[51][52]。同年12月,她再獲《游泳世界》雜誌選為年度最佳女子跳水運動員[53]

社會記錄

2014年8月16日,陳若琳在家鄉江蘇省舉辦的第二屆夏季青奧會開幕式上,作為最後一棒火炬手點燃主火炬。

主要比賽成績

只列出曾進入三甲的國際賽事成績:

更多資訊 年份, 賽事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