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以色列生物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龍·切哈諾沃(希伯來語:אהרן צ'חנובר,1947年10月1日—),中文名齊揩華,以色列生物學家。由於發現了細胞利用泛素降解和回收蛋白質的方法,與阿夫拉姆·赫什科、歐文·羅斯一起獲得了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1]。
切哈諾沃1947年生於以色列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海法[2]一個猶太家庭。[3]他是英語老師布魯瑪 (盧巴舍夫斯基) 和律師事務所辦公室職員伊扎克·切哈諾沃的兒子。[4]他的父母於1920年代從波蘭移民到以色列。
1971年他獲得科學碩士學位,1974年從耶路撒冷哈達薩醫學院畢業。1981年他在以色列理工學院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之後於1981年至198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懷特海德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e) 哈維·F·洛迪什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4]
切哈諾沃目前是以色列理工學院露絲和布魯斯拉帕波特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教授。
切哈諾沃是以色列科學和人文學院、宗座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08年,他被聘為國立成功大學客座特聘教授。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5]作為深圳「十三五」規劃資助新興技術研究和開設「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實驗室」的一部分,他在201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開設了切哈諾沃精準與再生醫學研究所。[6]
2005年,在以色列新聞網站Ynet的民調中,切哈諾沃被選為200個最偉大以色列人第31位。[7]作為以色列第一批諾貝爾科技獎得主之一,切哈諾沃在以色列國家和科技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切哈諾沃是以色列第一批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之一,2004年他因泛素化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他在以色列歷史和以色列理工學院歷史上發揮了核心作用,因而受到表彰。[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