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阿斯科利皮切諾義大利語Ascoli Piceno)是位於義大利中部馬爾凱大區阿斯科利皮切諾省的一個城市,為阿斯科利皮切諾省的首府所在地。有人口51,168人(2010年12月統計)[1]

快速預覽 阿斯科利皮切諾, 國家 ...
阿斯科利皮切諾
市鎮
Comune di Ascoli Piceno
Thumb
市鎮全景
Thumb
徽章
Thumb
阿斯科利皮切諾
阿斯科利皮切諾
阿斯科利皮切諾在義大利的位置
坐標:42°51′17″N 13°34′31″E
國家 義大利
大區馬爾凱
省份廣域市阿斯科利皮切諾省
面積
 • 總計160 平方公里(60 平方英里)
海拔154 公尺(505 英尺)
人口(2010年12月)
 • 總計51,168人
 • 密度320人/平方公里(828人/平方英里)
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
郵編63100
電話區號0736
關閉

歷史

古羅馬時代屬於羅馬帝國一部分。到了中世紀,於1189年獲得自治市地位。文藝復興以後成為教皇國一部分。十九世紀義大利統一後,為阿斯科利皮切諾省首府。

經濟

以農業和工業為主。當地特產為橄欖油;工業方面則以機械、製藥為主。

景點

城市歷史中心部分的許多建築都是用周圍山脈中米白色的洞石建造。鎮中心是文藝復興風格的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周圍環繞著這種石頭的建築。根據太陽和月亮的位置,顏色不斷變化。[2] 幾個街區外的阿林戈廣場(Piazza Arringo),是該鎮的行政和宗教中心,周圍環繞著 阿斯科利皮切諾主教座堂洗禮堂、主教官邸和阿倫戈宮。根據傳統,阿斯科利皮切諾在中世紀曾建有大約200座塔樓,今天仍可見到大約50座塔樓。

主要景點包括:

教堂

  • 阿斯科利皮切諾主教座堂,供奉聖愛米巨,藏有卡羅·克里韋利聖愛米巨祭壇畫
  • 聖愛米巨洞穴堂(Tempietto di Sant'Emidio alle Grotte)
  • 聖愛米巨紅教堂(Tempietto di Sant'Emidio Rosso)
  • 聖方濟各聖殿(San Francesco): 哥德式建築,始建於1258年,穹頂完成於1549年。側門有儒略二世雕像,而中門有當地最精美的石灰華裝飾。毗鄰教堂的是16世紀的商人涼廊(Loggia dei Mercanti), 文藝復興風格
    • 拉扎羅·莫雷利亭(Edicola di Morelli): 人民廣場聖方濟各堂外部的巴洛克式壁龕,內有一尊受人尊敬的聖母像,據說是由吉安·洛倫佐·貝尼尼的徒弟拉扎羅·莫雷利設計。
  • 聖方濟各修道院:毗鄰聖方濟各聖殿,至今仍保留其中兩個迴廊。這裡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教宗思道五世曾是這裡的學生。
  • 聖奧斯定堂(Sant'Agostino):14世紀的教堂,最初只有一個中殿,在15世紀後期增加兩個側廊。矩形立面,入口建於1547年,與聖愛米巨的入口相似。修道院內有鎮圖書館、當代美術館和禮堂。
  • 聖基多福堂(San Cristoforo):是一座巴洛克建築,位於該市歷史中心。
  • 聖多明我堂(San Domenico):原為修道院,現為學校,保存有文藝復興風格的迴廊,上面有17世紀的濕壁畫。
  • 葡萄園聖母堂(Santa Maria Inter Vineas): 13世紀教堂
  • 聖伯鐸堂(San Pietro Martire): 13世紀教堂,側門由尼古拉·菲洛特西奧建於1523年,當地人稱為「阿瑪特里斯可樂」(Cola d'Amatrice).內部有珍貴的荊棘王冠聖髑匣,系法王腓力四世贈送的禮物。
  • 聖多默宗徒堂(San Tommaso):羅馬式建築,建於1069年,壁柱來自鄰近的古羅馬圓形劇場。
  • 聖維多堂(San Vittore):羅馬式建築,創建於996年,有一座低矮的鐘樓。
Remove ads

世俗建築

Thumb
傑米納門
Thumb
圖菲拉門
  • 人民代表宮(Palazzo dei Capitani del Popolo),建於13世紀,連接了三座先前存在的建築,曾是執政官、人民代表以及後來教皇總督的駐地。15世紀,南側進行擴建,1520年,後側增加了風格主義立面。1535年進行全面翻新,1549年增建了一個新門及教宗保祿三世雕像。
  • 阿倫戈宮,靠近主教座堂
  • 馬拉斯皮納宮(Palazzo Malaspina): 位於梅茲尼大道,原來的14世紀建築,重建於16世紀,使用建築師Cola dell'Amatrice的設計。
  • 羅馬索萊斯塔橋(Solestà)
  • 傑米納門(Porta Gemina):一座古羅馬城門,建於公元前1世紀,撒拉里道由此進入城市。古代劇院的廢墟就在附近。它有兩個通道,每個高5.7米,寬2.95米。
  • 圖菲拉門(Porta Tufilla):塔式城門,建於1552年至1555年,附屬於圖菲洛橋(Ponte Tufillo),這是一座建於1097年的中世紀橋梁,跨特隆托河
  • 切科橋(Ponte di Cecco),得名於弗朗西斯科·德利·斯塔比利·希丘斯,跨卡斯特拉諾河,最近確認起源於羅馬共和國時期
  • 大橋(Ponte Maggiore),源自中世紀
  • 商人涼廊(Loggia dei Mercanti):建於16世紀,附屬於聖方濟各堂。由該市的羊毛貿易商行會出資建造,於1513年完工。
  • 庇護堡壘(Fortezza Pia),1560年由教宗庇護四世重建(由此得名)。
  • 馬拉泰斯塔要塞(Malatesta Fortress),可能位於羅馬浴場遺址上,由里米尼領主加萊奧托一世·馬拉泰斯塔在對抗費爾莫的戰爭中重建。這座建築在1978年之前一直用作監獄,1543年由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擴建。
  • 聖母領報洞窟(Grotte dell'Annunziata)一個帶壁龕的大型門廊,建於公元前2至1世紀,其原始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認為可能是軍營或奴隸住宅,或設防的宮殿)[3]
Thumb
人民代表宮
Remove ads

友好城市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