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凱隆
以色列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什凱隆[1](希伯來語:אַשְׁקְלוֹן,羅馬化:ʾAšqəlōn, 希伯來語發音:[aʃkeˈlon] (ⓘ);阿拉伯語:عَسْقَلَان,羅馬化:ʿAsqalān;拉丁語:Ascalon),又譯為亞實基倫或阿什克隆,是以色列南部區內蓋夫西部的一個城市,人口大約為 117,000。在現代的阿什凱隆的附近,有古代阿什凱隆海港(阿斯卡隆)的遺蹟。阿斯卡隆自從青銅時代起就相當繁榮,曾經先後被迦南人、非利士人、腓尼基、迦勒底王國、古波斯、馬其頓帝國和塞琉古帝國、羅馬人、穆斯林和十字軍所統治。最終在1191年被埃及阿尤布王朝的薩拉丁摧毀。最遲在16世紀,形成了阿拉伯城鎮al-Majdal。1950年代,現代城市創建於al-Majdal以外。
阿什凱隆
| |
---|---|
希伯來語轉寫 | |
• 轉寫 | Ašqəlon |
• 其它拼寫 | Ashqelon(官方) |
阿什凱隆 | |
坐標:31°40′N 34°34′E | |
建立 | 1951年 |
政府 | |
• 類型 | 城市 |
• 市長 | Itamar Shimoni |
面積 | |
• 總計 | 55,000 杜納畝s(55 平方公里 或 21 平方英里) |
人口(2007年) | |
• 總計 | 108,300人 |
古代城市的歷史
阿什凱隆的歷史
阿拉伯城鎮al-Majdal (阿拉伯語:المجدل, 希伯來語:אל-מג'דל, מגדל; also spelled Majdal and Migdal)在16世紀被描述為一個大型的村落。1596年,該城是巴勒斯坦的第6大城市,人口有2,795人[2] 到第一次中東戰爭時,它已經發展成大約有11,000居民的真正的城鎮,特別以大規模的紡織業而著名。
1949年6月的以色列人民族計劃指定 Majdal 成為一個擁有20萬人口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從1949年7月開始,阿拉伯人空置的房屋內,安置了大批猶太移民和復員軍人,到12月,猶太人增加到2,500人。1949年,該市更名為 Migdal Gaza,又再次更名為 Migdal Gad,此後不久又變成了 Migdal 阿什凱隆。1953年,合併了附近的 Afridar,並採用今天的名稱阿什凱隆。1961年,阿什凱隆擁有人口24,000,排名以色列城市第18名。
2007年,阿什凱隆的人口為108,300人。目前阿什凱隆是一個繁榮的城市,有一個新建的體育場館群和一個文化大廳,名列以色列第13大城市。
阿什凱隆是縱貫以色列輸油管的北端終點,這條輸油管將石油產品從埃拉特輸送到港口的轉運油庫。
2005年,以色列在阿什凱隆建立了當時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廠(阿什凱隆海水淡化廠),每天生產能力達到330,000立方米的淡水。
火箭襲擊
2008年3月1日和3月2日,哈馬斯從加薩走廊火箭襲擊阿什凱隆(其中有些是Grad rockets),造成7人受傷,以及財產損失。這是哈馬斯第一次成功襲擊 阿什凱隆。市長Roni Mahatzri 聲明,「這是戰爭的聲明,我知道對此沒有其他的解釋。如果這持續一到兩周,我們能夠處理,但是這不表示允許這成為我們每天日常事務的一部分。」[3]
教育
該市擁有19所小學和9所中學。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