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投票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公民投票法》,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為範圍實施的公民投票或公民複決。投票以普通、平等、直接、不記名等方式進行。且主管機關公告公投結果起兩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重行提出。截至2022年為止,中央選舉委員會共公告並舉行20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投票,以及一次憲法複決投票。[1]
2017年12月,為了解決過去被詬病的「雙二分之一」以及公投審議委員會制度,立法院通過修正公投法部分條文大幅降低公投限制,並有部分變動[2]:
2019年6月,立法院再度通過修正公投法,主要明定公民投票將不與全國性選舉同時進行,並改為2021年起,每兩年的8月第四個星期六進行之。[3]
除《公民投票法》內規定的公投辦法,另有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舉行的修憲複決公投,該種公投須由立法院通過後送交公民複決。其連署門檻、投票年齡門檻與其他部分規定由憲法增修條文而非公民投票法規定。目前憲法複決年齡門檻為20歲。
該年度之公民投票案,由時任總統陳水扁依《公民投票法》的「防禦性公投」條款提出,於2004年3月20日與總統選舉同日同時舉行。
該年度公投案共4案,分別於2008年1月12日與立法委員選舉(第3案、第4案),以及2008年3月22日與總統選舉(第5案、第6案)同日同時舉行。其中第3案、第5案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游錫堃領銜提出,第4案由前財政部部長王建煊領銜提出,第6案由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領銜提出。
案次 | 主題 | 同意 | 不同意 | 無效票 | 投票人數 | 投票權人數 | 投票率 | 投票結果 | |||
---|---|---|---|---|---|---|---|---|---|---|---|
得票 | % | 得票 | % | ||||||||
3 | 討黨產[註 3] | 3,891,170 | 91.46 | 363,494 | 8.54 | 296,217 | 4,550,881 | 17,277,720 | 26.34 | 不通過 | |
4 | 反貪腐[註 4] | 2,304,136 | 58.17 | 1,656,890 | 41.83 | 544,901 | 4,505,927 | 26.08 | 不通過 | ||
5 | 台灣入聯合國[註 5] | 5,529,230 | 94.01 | 352,359 | 5.99 | 320,088 | 6,201,677 | 17,313,854 | 35.82 | 不通過 | |
6 | 務實返聯公投[註 6] | 4,962,309 | 87.27 | 724,060 | 12.73 | 500,749 | 6,187,118 | 35.74 | 不通過 | ||
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第3-4案、第5-6案) |
因《公民投票法》於2017年底在立法院通過修法,從提案人人數、連署人人數、公投通過票數、公投年齡等多方面降低了公投的門檻,而使本年度公民投票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數最多的一次,也是首次有公投議案得到通過。
本年度公民投票案與九合一地方選舉同時舉辦。所有有送出連署書給中選會審查的公投提案共計10案,其中僅以核養綠公投因連署合格份數為279,419份未達成立門檻281,740份,在經過10月17日再送件[4]23,251份後,10月23日中選會宣布成立,為全國性公民投票第16案。該年度公民投票在11月24日舉行。
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 7 案至第 16 案公投公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含公民投票案之編號、主文、理由書、政府機關針對公民投票案提出之意見書、公民投票權行使範圍及方式等資料)
案次 | 主題 | 同意 | 不同意 | 無效票 | 投票人數 | 投票權人數 | 投票率 | 投票結果 | ||
---|---|---|---|---|---|---|---|---|---|---|
得票 | % | 得票 | % | |||||||
7 | 反空污[註 7] | 7,955,753 | 79.04 | 2,109,157 | 20.96 | 715,140 | 10,780,050 | 19,757,067 | 54.56 | 通過 |
8 | 反燃煤發電[註 8] | 7,599,267 | 76.41 | 2,346,316 | 23.59 | 823,945 | 10,769,528 | 54.51 | 通過 | |
9 | 反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註 9] | 7,791,856 | 77.74 | 2,231,425 | 22.26 | 756,041 | 10,779,322 | 54.56 | 通過 | |
10 | 民法婚姻限定一男一女[註 10] | 7,658,008 | 72.48 | 2,907,429 | 27.52 | 459,508 | 11,024,945 | 55.80 | 通過 | |
11 | 國中小不實施同志教育[註 11] | 7,083,379 | 67.44 | 3,419,624 | 32.56 | 507,101 | 11,010,104 | 55.73 | 通過 | |
12 | 非民法保障同性共同生活[註 12] | 6,401,748 | 61.12 | 4,072,471 | 38.88 | 540,757 | 11,014,976 | 55.75 | 通過 | |
13 | 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註 13] | 4,763,086 | 45.20 | 5,774,556 | 54.80 | 505,153 | 11,042,795 | 55.89 | 不通過 | |
14 | 以民法保障同性婚姻[註 14] | 3,382,286 | 32.74 | 6,949,697 | 67.26 | 608,484 | 10,940,467 | 55.37 | 不通過 | |
15 | 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明定入法[註 15] | 3,507,665 | 34.01 | 6,805,171 | 65.99 | 619,001 | 10,931,837 | 55.33 | 不通過 | |
16 | 廢止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註 16] | 5,895,560 | 59.49 | 4,014,215 | 40.51 | 922,960 | 10,832,735 | 54.83 | 通過 | |
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全國公投案概況) |
2019年6月公投法三讀通過後,確認下一次全國性公民投票將不會與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同時舉辦[5]。
根據修正後之公民投票法,下一次公投原定於2021年8月28日(第四個星期六)舉行,但由於疫情影響,將延期至2021年12月18日舉行[6]。
案次 | 主題 | 同意 | 不同意 | 無效票 | 投票人數 | 投票權人數 | 投票率 | 投票結果 | ||
---|---|---|---|---|---|---|---|---|---|---|
得票 | % | 得票 | % | |||||||
17 | 核四商轉[註 17] | 3,804,755 | 47.16 | 4,262,451 | 52.84 | 78,494 | 8,145,700 | 19,825,468 | 41.09 | 不通過 |
18 | 反萊豬進口[註 18] | 3,936,554 | 48.79 | 4,131,203 | 51.21 | 78,108 | 8,145,865 | 41.09 | 不通過 | |
19 | 公投綁大選[註 19] | 3,951,882 | 48.96 | 4,120,038 | 51.04 | 73,273 | 8,145,193 | 41.08 | 不通過 | |
20 | 天然氣接收站遷離藻礁海岸[註 20] | 3,901,171 | 48.37 | 4,163,464 | 51.63 | 80,819 | 8,145,454 | 41.09 | 不通過 | |
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全國公投案概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22年3月25日,第十屆立法院三讀通過提出憲法修正案,將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調整為年滿18歲,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將於公告半年後的三個月內進行公民投票複決[7]。
2022年4月15日中選會舉行委員會議,會中討論通過111年憲法修正案之複決案投票日期,定於111年11月26日(星期六),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8]
案次 | 主題 | 同意 | 不同意 | 無效票 | 投票人數 | 投票權人數 | 投票率 | 投票結果 | ||
---|---|---|---|---|---|---|---|---|---|---|
得票 | % | 得票 | % | |||||||
憲1 | 18歲公民權 | 5,647,102 | 52.96 | 5,016,427 | 47.04 | 682,403 | 11,345,932 | 19,239,392 | 58.97% | 不通過 |
案次 | 主題 | 民生 | 教育 | 政治 | ||||||||
---|---|---|---|---|---|---|---|---|---|---|---|---|
經濟 | 能源 | 飲食 | 環境 | 保育 | 性平 | 體育 | 國際/外交 | 國防 | 選舉/政黨 | 兩岸 | ||
1 | 強化國防 | v | ||||||||||
2 | 對等談判 | v | ||||||||||
3 | 討黨產 | v | ||||||||||
4 | 反貪腐 | v | ||||||||||
5 | 台灣入聯公投 | v | v | |||||||||
6 | 台灣返聯公投 | v | v | |||||||||
7 | 反空污 | v | v | |||||||||
8 | 反燃煤發電 | v | v | |||||||||
9 | 反核食進口 | v | v | v | ||||||||
10 | 民法婚姻限定一男一女 | v | ||||||||||
11 | 國中小不實施同志教育 | v | ||||||||||
12 | 非民法保障同性共同生活 | v | ||||||||||
13 | 2020東奧正名 | v | v | v | ||||||||
14 | 以民法保障同性婚姻 | v | ||||||||||
15 | 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明定入法 | v | ||||||||||
16 | 以核養綠 | v | v | |||||||||
17 | 核四商轉 | v | v | |||||||||
18 | 反萊豬進口 | v | v | |||||||||
19 | 公投綁大選 | v | ||||||||||
20 | 珍愛藻礁 | v | v | |||||||||
憲1 | 降低選舉權年齡 | v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