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密閉性測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防毒面具的密閉特性能確保使用者的呼吸系統與周圍的污染空氣隔開。該功能通過緊密接觸(即無間隙)面具及其邊緣的面部皮膚來實現的。由於出現間隙使用者不能得到保護,所以員工進入污染空氣場所前必須找出空隙。對這種空隙(或洩露)的搜索(貼合測試)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進行。

測試歷史

不同類型防毒面具的有效性不僅在實驗室,還在工作場所被測試[1]。眾多的測試表明,在實踐中,負壓密閉呼吸保護裝置(RPD)的有效性取決於面具和臉部之間的間隙,而不是過濾器(即濾毒罐,如果被正確選擇的話)[2]。間隙導致效率降低在一戰期間大規模出現,當時防毒面具用來對付化學武器。如果士兵們馬馬虎虎地佩戴面具,面具就不貼合他們的臉,有人因此而喪命。1917年,俄軍開始使用短期暴露在低濃度的氣中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3][4]。這樣的測試有利於說服士兵他們的防毒面具是可靠的——因為防毒面具在當時是一個新事物[5]。後來,蘇聯的工業工人在毒氣室的有害物質影響下受訓(準備二戰)[6][7][8] and late[9],後來德國消防隊員在一戰和二戰期間使用了類似的實驗[10]稀釋氯化苦並不經常用來測試工業用面具[11]。蘇聯曾在占地面積16平方米的帳篷區里使用氯化苦[12]

Thumb
美軍的面具測試

而今,美軍利用特殊的刺激性煙霧開展軍事訓練。

測試方法

目前,已開發國家利用防毒面具保護工人,國家法律規定它們的選用。這些要求包括單獨地為每位工人進行防毒面具負壓密閉性測試。

測試方法分定性和定量(QLFT & QNFT)。密閉測試的詳細說明由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在美國標準下給出。該標準規範了防毒面具的選用及其適用組織(附錄A包括密閉測試的描述)。雇主被要求強制實行標準。

科學研究表明,如果面罩的尺寸和形狀更貼合雇員的臉型,他們將在有害的工作場所中得到更好的保護。

定性密閉性測試方法(QLFT)

定量密閉性測試方法(QNFT)

優點缺點

工業領域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