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餘暇(英語:Leisure),又稱寬暇、空閒、閒暇、休閒、自由時間(free time),意指花費在基本維生活動以及勞動、家務、企業、商業、教育等活動之外的時間。餘暇最顯著的特徵是自由與選擇[1],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范伯倫也將其定義為「非生產性的時間消耗」。[2]
不同學科對餘暇有各自側重,例如社會學關注餘暇的社會背景與社會力量(social forces),心理學關注人在餘暇時的情緒與心理狀態。休閒研究和休閒社會學是對於餘暇活動的學術研究。經濟學家認為,對人們而言,餘暇與工作同等重要,因為若非如此,人們將會將餘暇時間花費在工作上。[3]不過餘暇與工作之間的分界可能不太明顯,有些人可在工作中獲得樂趣,而有些人為長遠利益而工作。[4]社會餘暇(social leisure)涉及社會環境中的餘暇活動,例如體育運動、俱樂部活動等。家庭餘暇(family leisure)則是在家庭環境內,與家人一起的餘暇活動。
在餘暇時進行的活動,通常稱為休閒或消遣。各地區因文化與生活型態不同,對餘暇的態度多有不同。《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四條規定,每個人都享有餘暇的權利。[5]
餘暇(英語:Leisure)這個英文名詞,字根來自拉丁語:licere,原義為允許、准許,也有自由的意思。這個單字進入法語,在14世紀時傳入中古英語,成為一個單字。
在上古漢語中,暇這個字與閑同意[6],是指空閑、閒散、不做事的時間[7],衍生出從容、放鬆的意思[8]。最早暇與假在古代源自同一個字,可相互假借,後來分化為兩個字[9]。餘暇最早出自應劭的奏章,指空閒沒做事的時間[10]。
在歷史上,餘暇常是上層階級的特權。[11]隨著19世紀中後期歐洲部份富裕國家民眾工作時間減少,並伴隨著收入增加,餘暇開始向大眾普及。不過,加拿大學者洛朗·特科特指出,餘暇的概念早在人類歷史之初就已出現。[12]
不同的社會及文化中,對餘暇的態度有很大不同。人類學家發現,在狩獵採集社會中,餘暇時間的比例比農業社會及工業社會高。[13]因此,最初到達北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常批評休休尼人及大盆地原住民游群極度懶散,以致成為一種偏見。[14]
根據統計研究,歐美的男性比婦女有更多餘暇。因為自現代以來,婦女參與工作的比例大幅上升,而傳統觀念認為她們也應該負擔家務工作並照顧後代。在歐洲和美國,男性每周的餘暇時間通常比女性多1-9小時。[15]
將大部份時間投入工作,以致於沒有餘暇進行休閒,這種人通常被稱為工作狂。這些人更願意將空閒時間花費在工作上,而不是用於社交或其它消遣活動。
家庭餘暇是指家庭成員一同在空閒時或在消遣中度過的時間[16],家庭成員可以是父母、兄弟姐妹,也包括祖父母、子孫等。[17]家庭餘暇可促進成員間的親密關係,增強凝聚力。
環境可塑造家庭餘暇的經歷和意義。例如對鄉村家庭而言,餘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城市家庭則常在周末造訪鄉村田園共度餘暇。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家庭,他們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浪漫化鄉村生活,將其作為家庭活動的理想場所(親近自然,更緩慢和親密的相處空間,更寧靜的環境,等等)。[17][18]此外,組織家庭餘暇也常被視為家庭中女性一方的任務。
餘暇的重要性貫穿一生,人們可從其中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並實現自我價值。[19]對老年人而言,餘暇所帶來的身體、情緒、社交、文化益處尤為顯著。餘暇常作為一段「成功」與滿足的晚年生活的重要評判標準。[20]例如,與孫輩共同度過的餘暇可增進老年人的傳承感,也即通過將遺產傳給後代而獲得滿足。[2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