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花受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閉花受精是一種植物在關閉的花朵內完成自花授粉,並產生種子的有性繁殖方式[1]。閉鎖花(Cleistogamous Flower, CL)是閉花受精的關鍵,這類花朵不開放,授粉過程在花朵內部自發完成[2]。閉花受精現象分布在50個科228個屬的約693種植物中,常見於堇菜科、鳳仙花科、禾本科、遠志科以及豆科等植物類群[3]。

分類
閉花受精植物通常分為以下三類[2]:
- 完全閉花受精:所有花均為閉鎖花,植物不產生開放花。
- 誘導閉花受精:在特定環境條件下誘發閉鎖花的產生。
- 兩型閉花受精(Dimorphic Cleistogamy):同一植物在不同部位或不同時期同時產生閉鎖花和開放花(Chasmogamous Flower, CH)。
閉鎖花通常具有減少的花冠和雄蕊數量[4]。相較於開放花鮮艷的花瓣和特殊氣味,閉鎖花花瓣發育不全或完全缺失,通常無色,且雄蕊數量減少,有時雄蕊退化為絲狀或原基狀[5][6][7]。
假說
- 防止自交衰退:自交後若有害等位基因未能被清除,將增加群體遺傳漂變與自交衰退的風險[12][13]。閉鎖花主要依靠自交繁殖,而開放花通過異交產生更多具遺傳變異的後代,從而維持後代的遺傳多樣性,以適應環境變化[9][14][10][1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