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鉛冷快中子反應爐(英語:Lead-cooled Fast Reactor,縮寫:LFR),是一種快中子增殖反應爐,以熔融的鉛或熔融的鉛鉍合金做為冷卻劑。作為冷卻劑,其中子俘獲與熔點都很低,但對中子減速輕微,因而適用於快中子堆,還能起到中子反射的作用。增殖性核燃料可以是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氮化物。[1]小規模的鉛冷快堆(如SSTAR)可以自然對流冷卻;但大功率設計的堆型(如ELSY[2])在正常功率操作時為強制冷卻與自然循環應急冷卻。反應爐冷卻劑出口溫度典型為500至600 °C;未來設計可高達800 °C以上,足以支持硫-碘循環制氫。
鉛冷快堆是第四代核反應爐的六種推薦堆型之一。
蘇聯海軍的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採用OK-550型反應爐,改進型艇採用БM-50型反應爐。兩種反應爐都使用鉛鉍液態合金作為冷卻劑。儘管БM-50型的穩定型有所提高,但仍然因為鉍在受到中子照射後形成活性釙-210形成的放射性污染而使得反應爐維護難度較壓水反應爐要難。
AKME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宣布基於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的反應爐設計了商用鉛鉍快堆SVBR-100。[7]電功率100MWe,熱功率280MWt,[7]。發電時可群集最多16座。[7]冷卻劑通過堆芯後溫度從345 °C(653 °F)升到495 °C(923 °F)。[7]氧化鈾富集到16.5% U-235用作燃料。每隔7–8年再裝填。[7]2017年完成設計。[8]
俄羅斯的鉛冷快堆BREST-300與BREST-1200在2014年9月完成設計,[9]在2016年獲得建造許可。 [10]
世界核協會稱:[11]
1998年俄羅斯解密了大量用於核潛艇的鉛冷快堆與鉛鉍快堆的研究經驗與信息,隨後美國出現了小型鉛冷快堆與鉛鉍快堆的研究熱潮。
根據國際核工程, 亥伯龍神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計劃使用氮化鈾燃料封裝在HT-9管中,鉛鉍合金作為冷卻劑。[12]
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開發了SSTAR鉛鉍冷卻堆。
西屋也建議了鉛冷快堆項目http://www.world-nuclear-news.org/NN-Westinghouse-proposes-LFR-project-1410154.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雙液流反應爐綜合了融鹽堆與液態金屬快堆的優點。[13]作為增殖堆,可以燃燒天然鈾與釷,也可以消耗核廢料。由於融鹽的高導熱性,衰變熱可以被動去除,反應爐具有固有安全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