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縣

中国历史县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錢塘縣,亦作錢唐縣,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地區歷史上的一個舊縣名。明、清時為杭州次縣,排名在仁和縣[1]。其界限東抵清泰門、正西至餘杭長橋、向西南延伸至富陽、北至德清導墩鋪,南至西興。境內包括西湖以及其連帶的名勝古跡[1][2]

前222年,秦始皇設置錢唐縣,隸屬於會稽郡(郡治在今蘇州市[3]隋朝杭州,錢唐縣成為首縣。唐朝,為避國號諱,改錢唐為錢塘。

吳越國建都杭州,龍德二年(922年)析錢塘縣、鹽官縣各半,以及富春縣的長壽、安吉2鄉,設置錢江縣(北宋改稱仁和縣),與錢塘縣同城而治,同為杭州首縣。北宋時,錢塘縣設南陽、北關、安溪、西溪4鎮11[4]

南宋時,再次建都杭州,錢塘縣與仁和縣同為臨安府首縣。錢塘縣城內隸6廂(左一南廂、左二廂、右一廂、城北右廂、城西廂、左一北廂)、52(和豐、懷慶、安榮等),郭外分13鄉(履泰南鄉、履泰北鄉、惠民鄉等)、62(放馬、胭脂、黃妃等)[5]

元、明、清,錢塘縣仍與仁和縣同為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仁和縣與錢塘縣合併為杭縣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