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祥文風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钟祥文风塔map

31°09′58″N 112°35′32″E

Quick Facts 鍾祥文風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鍾祥文風塔
Thumb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湖北省鍾祥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六批第665項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Close

鍾祥文風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郢中鎮,是一座磚混實心覆缽式塔。該塔始建於唐朝,當時為一座土塔,後來被毀,明朝時重建。該塔通高20餘公尺,塔基、塔身、塔剎等部分組成,其中塔剎有二十一層相輪。2006年,鍾祥文風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鍾祥文風塔原名白乳高僧塔,最早建於唐朝廣明元年(880年),當時為一座土塔。相傳黃巢曾在鍾祥殺死一名高僧,但僧人體內流出的並不是血而是白色乳狀液體,時人為紀念這名高僧,遂壘土造塔[1]:18。此後該塔被毀。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時得以重建並保存至今[2]:109。這次重建時有當地官員以提議將此塔更名為文風塔,以寓意鍾祥文風鼎盛。該提議獲得了州、縣官員和當地文儒的一致贊同[a]清朝乾隆年間時,文風塔的塔剎得以維修[4]:196,道光年間時該塔再次得以維修[3]:19-21。由於文風塔多為樓閣式塔,這種覆缽式文風塔在中國境內非常罕見[2]:109。2006年,鍾祥文風塔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結構

文風塔位於鍾祥市郢中鎮龍山報恩寺內,為一座磚混實心覆缽式塔,通高26公尺[b],由地宮、塔基、覆缽、相輪、寶蓋、剎頂等部分組成,通體刷白。塔的底部為八角形的塔基,高2.68公尺,底寬10公尺,由上至下可分為三層,底層為12層青磚收砌,中間為束腰,頂部為6層收砌青磚。塔基下方為地宮,尚未勘探,相傳有1尊佛像以及22顆舍利和1枚佛骨。塔基上方為覆缽式塔身,塔身底部有兩道金剛圈,正南面開有眼光門,門內有一尊石雕佛像。塔身東西兩面各鑲有一塊石碑,分別記載捐資修塔的信徒名單,北面原有一塊石碑,已毀。塔身上方為塔剎,塔剎中心以剎杆作為支撐,底部由二十一層相輪組成,每層相輪之間均有仿斗拱磚雕。相輪上方為三重輪盤組成的寶蓋,四周共懸掛有8個銅鈴,上方鑲嵌有3個「元」字[c]。輪盤上為寶珠,寶珠上插有沖天鐵戟。[7]:251-252[4]:195-196[1]:18[8]:54[6]

注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