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英語:Perovskite)是一種鈣鈦氧化物礦物,化學式為CaTiO3。它的名稱也適用於與CaTiO3(XIIA2+VIB4+X2−3)具有相同類型晶體結構的化合物類別,被稱為鈣鈦礦結構。[6]許多不同的陽離子可以嵌入這種結構中,從而可以開發多種工程材料。[7]
歷史
該礦物於1839年由古斯塔夫·羅斯在俄羅斯的烏拉爾山發現,並以俄羅斯礦物學家列夫·佩羅夫斯基(1792–1856)的名字命名。[3]維克多·戈德施密特於1926年在他關於容差因子的工作中首次描述了鈣鈦礦的顯著晶體結構。[8]晶體結構後來於1945年由海倫·梅高根據鈦酸鋇的X射線衍射數據發表。[9]
產生
由於與長石共生的不穩定性,在地函中發現的鈣鈦礦在希比內山脈的出現僅限於二氧化矽欠飽和的超鎂鐵質岩和副長深成岩中。鈣鈦礦以小自面體到半面體晶體的形式出現,填充造岩矽酸鹽之間的空隙。[10]
在恆星和褐矮星中,鈣鈦礦晶粒的形成是光球層中二氧化鈦耗盡的原因。溫度較低的恆星在其光譜中具有占主導地位的二氧化鈦譜帶;隨著質量更低的恆星和褐矮星的溫度降低,CaTiO3會形成,並且在低於2000K的溫度下無法檢測到TiO。二氧化鈦的存在被用來定義冷M型矮星和冷L型矮星之間的過渡。[11][12]
特殊性質
鈣鈦礦在火成岩中的穩定性受到其與榍石的反應關係的限制。在火山岩中沒有同時發現鈣鈦礦和榍石,唯一的例外是喀麥隆的鈣鈦礦。[13]
物理性質
鈣鈦礦具有近立方結構,通式為ABO
3。在這種結構中,位於晶格中心的A位離子通常是鹼土或稀土元素。位於晶格角落的B位離子是3d、4d和5d過渡金屬元素。如果戈德施密特容差因子在0.75-1.0之間,則大量的金屬元素在鈣鈦礦結構中是穩定的。[14]
其中RA、RB和RO分別是A和B位元素和氧的離子半徑。
鈣鈦礦晶體經常被誤認為是方鉛礦;然而,方鉛礦具有更好的金屬光澤、更大的密度、完美的解理和真正的立方對稱性。[15]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