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甌號裝甲蚊子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甌」號是一艘曾服役於清朝新式海軍旗下的裝甲蚊子船。本艦於1875年由江南製造局建造,是中國第一艘自行建造的鐵甲艦,也是世界軍事史上首艘裝備有水線防護鐵甲的砲艦。
![]() 1887年《布拉西海軍年鑑》中的「金甌」號線圖。
| |
歷史 | |
---|---|
![]() | |
艦名 | 金甌 |
建造者 |
![]() |
鋪設龍骨 | 1874年 |
下水日期 | 1875年9月15日 |
完工日期 | 1875年 |
入役日期 | 1876年 |
退役日期 | 1914年[1] |
結局 | 不詳,可能在民國初年被拆解了[2]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裝甲蚊子船[3]、鐵甲砲艇[4]近海防禦鐵甲艦[5]或者岸防鐵甲艦[2][6] |
排水量 | 195長噸(198公噸)[7][a] |
船長 | 104英尺(31.7公尺) |
型寬 | 20.3英尺(6.2公尺) |
吃水 | 6.8英尺(2.1公尺) |
動力輸出 | 340匹指示馬力(250千瓦特)[8][b] |
動力來源 | 兩軸暗輪,往復式引擎 |
船速 |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8] |
乘員 | 40人[9][c]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本艦在建造過程中方案幾經修改,融合了多種艦型的特徵,其中包括來自砲艇和鐵甲艦的元素。雖然在設計上,「金甌」號有諸多創新,但由於實用性不佳而未被重用。該艦建成後被分配給南洋水師,並一直服役至民國初年。
設計
作為唯一一艘安裝裝甲和一門170公釐克虜伯砲的蚊子船,「金甌」號在江南製造局中的建造編號為第七號[10][11]。本艦既是江南製造局為南洋水師建造的第一艘鐵甲砲艦,也是中國服役的第一艘國產裝甲艦[12][13]。在當時,本艦被稱為「西方世界的恐怖」("The Terror of the Western World")[12]。為了建造該艦,江南製造局專門建造了船塢[11]。該艦設計常因相似性而被與英國皇家海軍「堅定」號相比較,但後者的克虜伯主砲並沒有額外的圍擋防護[8]。
本艦水線長104英尺(32公尺),舷寬20英尺4英寸(6.20公尺),艦首吃水6英尺6英寸(1.98公尺),艦尾吃水7英尺(2.1公尺),滿載排水量195公噸(192長噸)[a][7]。艦載推進系統包括一台340匹指示馬力(250千瓦特)[b]的往復式發動機和雙軸暗輪,提供巡航速度為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8]。上層建築上豎立單根煙囪[16]。常規核定船員編制為40名[c][9]。全艦物料費用總計62586.09兩[17]。
「金甌」號的主要武裝是一門安裝在可升降的砲塔底座上的克虜伯砲[11]。這門砲可以移動到裝甲艦的船體內,砲口可升降也可左右調節以發射128磅開花彈[18][11]。砲塔底座設置在單煙囪前方,兩側的壁上都開有方便射手觀察的窗口[16]。因主砲射界較為有限,實際砲擊中需要不斷調整艦首朝向,降低了設計實用性[2]。除此之外,本艦艦首還裝有一個向前的撞角,以用來平衡發動機的重量。[16][8][11]
本艦全身覆蓋著鐵甲板,全身以鐵鉚接工藝建造[16][10]。甲板裝甲厚2.625英寸(6.67公分)至2.375英寸(6.03公分),背襯柚木厚4.75英寸(12.1公分);艦體兩側的鍍鐵層厚度為2.375英寸(6.03公分)至1.875英寸(4.76公分),柚木背襯同樣是4.75英寸(12.1公分)厚[16][12]。這個最初的設計是為了使本艦能夠作為一種以河灘為基礎的淺水裝甲艦,主要在靠近黃浦江口的長江附近水域。然而,李鴻章提出該艦應當被用於保衛海河,這一需求使得本艦需要具備海上航行能力。之後,設計方更改了相關設計,以改善艦體的浮力[12]。雖然本艦成功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但由於當時中國總體工業水平不高,產品穩定性較低,後續自建大型鐵甲艦的計劃也並未繼續展開[6]。
服役
本艦在建成前並未定名,因此在西方資料中被記錄為「Tiong Sing」或者「Tion Sing」,直到1877年12月才由沈葆楨正式定名為「金甌」號[19]。以現有資料,推測本艦開工於1874年,據1875年1月1日時的《申報》的報道可知該艦工程過半[20]。原定於1895年9月1日下水,然而下水當日,艦體被卡在滑道上。於是在9月15日,該艦進行了第二次下水[21]。入役初期,「金甌」號並沒有被送到海河,而是按照最初的計劃[12]。南洋水師成立後,本艦被劃歸其下[22]。直到1888年中法戰爭之後,本艦依舊在服役中[23]。1892年,「金甌」號被時任兩江總督劉坤一調駐湖北[13]。到1902年,本艦在甲午戰爭中倖存下來,成為駐紮在福州和廣州的南洋水師的一部分。在此期間,駐紮在海河的北洋水師的艦隻或者被摧毀,或者被俘[24][d]。1909年南北洋水師合併後,本艦又被劃入新成立的長江艦隊[27]。
民國成立後「金甌」號在安徽服役,暫無準確的後續記錄,推測被拆解[1]。有來源推測其於1914年除役[1],也有來源指其在1925年前後仍舊在服役中[6]。
腳註
參考書籍
期刊文獻
另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