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有機骨架
奈米孔洞材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屬有機骨架又譯金屬有機框架(英語:Metal Organic Frameworks,縮寫:MOFs)是一類多孔高分子,結合起兩門經常被分開的化學學科——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1]MOF由有機配體配位的金屬原子或原子簇構成一維、二維或三維的結構。所用的有機配體有時被稱為「支撐體」(strut)或「連接體」(linker),例如1,4-苯二甲酸。


金屬有機骨架是一種潛在的多孔擴展結構,由金屬離子和有機連接體構成。[2][3][4]擴展結構是指其子單元以恆定的比例重複排列。「配位網絡」是一種通過重複的配位單元,在一維方向上擴展的配位化合物,但在兩個或多個獨立鏈、環或螺旋連接體之間具有交聯,或者是通過重複的配位單元在二維或三維方向上擴展的配位化合物,而MOFs就是配位網絡的一種子類。包括MOFs在內的配位網絡進一步屬於配位聚合物,是一種重複的配位單元在一維、二維或三維方向上擴展的配位化合物。[5]大多數文獻中報道的MOFs是晶體化合物,但也有無定形MOFs,[6]以及其他無序相。[7]

大多數情況下,MOFs的孔隙在去除客體分子(通常是溶劑)時保持穩定,並且可重新填充其他化合物。由於這一特性,MOFs在氣體存儲(如氫氣和二氧化碳)方面具有應用潛力,另外也可能應用於包括氣體淨化、氣體分離、水處理,[8]催化劑、電導固體以及超級電容器等領域。[9][10]
MOFs的合成與性質構成了「網狀化學」(reticular chemistry)這一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11]與MOFs不同,共價有機框架(COFs)完全由輕元素(H、B、C、N、O)構成,並具有擴展結構。[12]
歷史
1995年,奧馬爾·亞基通過使用基於羧酸鹽的連接體製備了金屬有機結構的結晶,這一突破為創造穩定且晶體化的多孔材料鋪平了道路。[13]1998年,他提出了次級建築單元(SBUs)的概念,使用金屬-羧酸鹽簇作為構建具有永久孔隙性的框架的剛性建築塊,進一步推動了這一領域發展。[14]這一創新使得精確的結構設計成為可能,並提高了機械穩定性,使MOFs能夠在工業條件下保持其孔隙性。亞基還測量了這些材料的氣體吸附等溫線,證明了它們在氣體存儲和分離應用中的潛力。[15]
1999年,開發出了首個表現出超高孔隙度的MOF——MOF-5。[16]MOF-5由氧化鋅簇和對苯二甲酸連接體構成,展現出高表面積、結構堅固和多樣性等獨特特性,確立了MOFs作為一種平台技術,其應用範圍從氣體存儲和分離到催化和傳感。憑藉在MOFs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亞基被廣泛認為是網狀化學的創始人。[17]
結構

金屬有機骨架由兩個主要成分組成:無機金屬簇(通常被稱為次級建築單元或SBU)和一種稱為連接體的有機分子。因此,MOFs通常也稱為「有機-無機混合材料」(hybrid organic-inorganic materials)。[5]有機單元通常是一價、二價、三價或四價配體。[18]金屬和連接體的選擇決定了MOF的結構,從而影響其特性。例如,金屬的配位偏好通過決定多少配體可以與金屬結合以及結合的方向,影響孔隙的大小和形狀。
無機維度 | |||||
---|---|---|---|---|---|
0 | 1 | 2 | 3 | ||
有機維度 | 0 | 分子複合物 | 雜化無機鏈 | 混合無機層 | 三維無機混合物 |
1 | 鏈式配位聚合物 | 混合無機-有機層 | 混合無機-有機三維骨架 | ||
2 | 層狀配位聚合物 | 混合無機-有機三維骨架 | |||
3 | 三維配位聚合物 |
有一種命名系統可描述金屬有機骨架的結構。MOF的子單元稱為次級建築單元(SBUs),可以通過幾種結構常見的拓撲來描述。每種拓撲,也稱為網絡(net),被分配一個符號,由三個加粗的小寫字母組成。例如,MOF-5具有「pcu」網絡。
附著在SBUs上的是橋接配體。對於MOFs,典型的橋接配體是二羧酸和三羧酸。這些配體通常具有剛性的骨架,包括對苯二甲酸、聯苯-4,4′-二甲酸(BPDC)以及均苯三甲酸。
常見的金屬有機骨架
MOF名稱 | 分子式 | 連接配體 | 顏色 | 空間群 | 注釋 |
---|---|---|---|---|---|
DUT-5 | 4,4'-聯苯二甲酸 | ||||
HKUST-1 | Cu3(C9H3O6)2(H2O)3 | 均苯三甲酸 | |||
MIL-53(Cr) | Cr(OH){O2CC6H4CO2} | 對苯二甲酸 | 其它三價金屬的類似物,如MIL-53(Al)是已知的[20] | ||
MIL-68 | 對苯二甲酸 | ||||
MIL-88B | 對苯二甲酸 | ||||
MOF-5 | Zn4O(O2CC6H4CO2)3 | 對苯二甲酸 | 白色 | 具有穿插結構的MOF-5命名為MOF-5-int | |
CPO-27 | 2,5-二羥基-1,4-苯二甲酸 | ||||
NOTT-202 | (Me2NH2)1.75[In(L)]1.75·(DMF)12·(H2O)10 | 3,3',5,5'-四(4-羧基苯基)聯苯 | 無色 | F222 | 脫除溶劑得到NOTT-202a[21] |
NU-1000 | 1,3,6,8-四(4-羧基苯基)芘 | ||||
PCN-14 | Cu2(H2O)2(adip)·2DMF | 5,5'-(9,10-蒽二基)二(1,3-苯二甲酸) | |||
PCN-224 | [Zr6O4(OH)4][TCPP]1.5 | 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 | |||
UiO-66 | 對苯二甲酸 | 類似物:UiO-66(Hf)、UiO-66-NH2等 | |||
UiO-67 | 4,4'-聯苯二甲酸 |
參見
- 配位聚合物
- Linyu Hu, Wenrui Li, Lu Wang, Bo Wang. Turn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into efficient single-atom catalysts via pyrolysis with a focus o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atalysts. EnergyChem. 2021-05, 3 (3): 100056 [2022-11-07]. doi:10.1016/j.enchem.2021.1000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英語).
- The Fascination of Crystals and Symmetry - MOF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