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江

香港填詞人、小學教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鄭國江

鄭國江(英語:Cheng Kwok Kong,1941年3月18日),香港填詞人小學教師,人稱鄭Sir鄭老師,曾用筆名包括鄭一川江上風江羽國雄[4]他在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所紀錄的作品已逾2000首,與黃霑盧國沾並列為香港粵語流行樂壇早期的三大填詞人[5]。出生日期與黃霑一樣是1941年3月18日。

快速預覽 鄭國江, 作詞人 ...
鄭國江
2014年11月30日,鄭國江於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出席《不朽香江名句——向顧嘉煇致敬:中大合唱團籌款音樂會2014》。
作詞人
羅馬拼音
Cheng Kwok Kong
別名鄭Sir(後輩尊稱)
鄭老師(後輩尊稱)
鄭一川(填詞筆名)
江上風(填詞筆名)
江羽(填詞筆名)
國雄(填詞筆名)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出生 (1941-03-18) 1941年3月18日83歲)[1][2]
職業
教育程度
母校知行中學(小學部)
香港航海學校[3]
德明中學
音樂類型粵語流行音樂
出道作品劉鳳屏《一串淚珠》
代表作品參見#作品
活躍年代1971年至今
相關團體天主教伍華小學(1965年至1996年)
無綫電視(1971年至1991年)
獎項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
金針獎
1992年
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
1983年度 徐小鳳《隨想曲》
關閉

背景

早年

1941年,鄭國江在香港出生,為家中獨子,祖籍廣東省中山市,十歲時喪父。他小時候是個不用心聽書的佻皮學生,上課時自己畫畫。雖然自小喜歡美術,但要到小學三年級,他才可以正式接觸藝術。而其中文的語文基礎是建基於他中文科小學老師的教導[註 1],又因為受一位小學音樂老師金潔貞創作的歌曲影響[註 1],他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鄭國江在1953年畢業於灣仔知行中學(小學部;與前立法局議員林鉅津為同屆同學)[6],後來就讀香港航海學校香港德明中學灣仔分校[註 1](1964年畢業,英文書院部[7])。他在中學會考公開試中取得兩科C級成績(分別是中文科及物理科)[註 1],卻由於其成績不符合當時香港理工學院等教育機構的收生要求[註 1],他只能夠報讀一年制的師範學院[註 1]。結果成功獲葛量洪教育學院(前教育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的前身)取錄[8][註 1],就讀期間修讀美術科,而且曾取得學業獎。

鄭國江之後到新蒲崗天主教小學下午校(現稱天主教伍華小學)當創校教師,於1965年至1996初年退休前一直在學校任教英文(當年只有出身於英文中學的老師才能教授英文科[註 1]。而他畢業於中文中學德明中學的英文部,具有資格教英文[註 1]。)及美術。其任教學生尚包括陳光榮強尼王維德趙文海夏妙然黃宗澤劉家聰等等。任教初時,他曾被官立小學邀請面試[註 1]。但礙於葛量洪師範教師出身的形象[註 1],他不可以在簽約天主教伍華小學後轉簽官立小學合約[註 1],不然會予人不尊重合約精神和教師道德的觀感[註 1],自此鄭國江沒有離開過伍華小學[註 1]。他由當教師至退休時都沒有升做主任、副校長或更高的職級,原因出於他自覺不適合處理行政工作而只想選擇當一位不被校方辭退的教師[註 1]。他後來一邊教書,一邊就讀香港浸會書院傳理系。完成3年制課程後,他向鍾景輝叩門,並獲得機會主持節目《康樂家庭》有關美術的環節。

1996年,55歲的鄭國江選擇提早退休。退休後專注以填詞為主。

入行經歷

他入行為業餘填詞人時,由於粵語流行曲地位仍不高,他不想太多人知道,所以總是用筆名,如:鄭一川、江上風、江羽等[9]。早年他為無綫電視歡樂今宵》節目中的話劇歌曲填詞,進而認識了李香琴譚炳文等藝員歌手,李香琴後來將他介紹給麗風唱片,第一首收錄於唱片的流行曲作品是劉鳳屏的《一串淚珠》,此時他使用筆名鄭一川,而首次開始使用真名鄭國江是為香港電台兒童劇集《小時候》歌曲填詞之時。[10]

在1980年代,鄭國江的填詞作品大受歡迎,並多次入選十大中文金曲。1990年代淡出填詞工作。1992年,香港電台為表揚鄭國江對香港樂壇的貢獻,把金針獎頒贈給他。2014年及2016年,先後由香港教育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授予他榮譽院士銜及榮譽大學院士之銜。讚辭說:「有感於鄭先生對教育的貢獻,以及其曲詞藝術的造詣,並在香港樂壇獲得如此驕人的成就......頒授榮譽院士銜予鄭國江先生。」[11]

除了流行曲,因為當時身兼兒童節目策劃和教職,他亦有為兒歌填詞。處女作是《齊齊望過去》,原曲即許冠傑《有酒今朝醉》。由2008年開始,他多為粵曲填詞,目的旨在讓兒童認識粵劇[註 2]。另外,又成立香港粵劇藝坊協助培訓學生[註 2]

近年發展

2014年,擔任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我們都是這樣唱大的》第三集的嘉賓,也是首位非歌手嘉賓。2016年,鄭國江為紀念入行45周年,於10月27日至30日假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4場《鄭國江45周年名曲 巨星演唱會2016》。此外,同年9月他亦獲香港浸會大學頒發榮譽院士。

作品

填詞作品

鄭國江有許多知名香港粵語流行曲填詞作品,其中以由林子祥主唱的歌曲數量最多,達80多首。[12] 鄭國江流行曲填詞作品包括:

  • 徐小鳳:《風雨同路》、《喜氣洋洋》、《夜風中》、《漫漫前路》、《無奈》、《隨想曲》、《情比雨絲》、《流下眼淚前》、《每一步》
  • 羅文:《浪子一招》、《圓月彎刀》(與汪明荃合唱)、《好歌獻給您》、《紅棉》
  • 汪明荃:《圓月彎刀》(與羅文合唱)、《熱咖啡》
  • 鄧麗君:《漫步人生路
  • 鄭少秋:《一劍鎮神州》、《無敵是最寂寞》、《誓不低頭》
  • 許冠傑:《人生的道路》、《共妳常為伴》、《泡影》
  • 薰妮:《故鄉的雨》
  • 甄妮:《東方之珠》、《最後的玫瑰》
  • 關正傑:《星》、《醉紅塵》、《一點燭光》、《詠梅》
  • 葉麗儀:《女黑俠木蘭花
  • 葉振棠:《戲班小子》、《難為正邪定分界》(與麥志誠合唱)、《人生長跑》
  • 關菊英:《知己同心》、《永恆的琥珀》、《牧羊姑娘》、《他在關心我》
  • 林子祥:《我要走天涯》、《成吉思汗》、《世運在莫斯科》、《古都羅馬》、《摩登土佬》、《阿里巴巴》、《分分鐘需要你》、《一個人》、《在水中央》、《海市蜃樓》、《幾段情歌》、《莫再悲》、《誰能明白我》、《真的漢子》、《衝上雲霄》
  • 譚詠麟:《小風波》、《誰可改變》、《愛在陽光空氣中》
  • 陳百強:《眼淚為你流》、《漣漪》、《幾分鐘的約會》、《喝采》、《》、《偏偏喜歡你》、《今宵多珍重》、《畫出彩虹》、《粉紅色的一生》
  • 張國榮:《儂本多情》、《風繼續吹
  • 梅艷芳:《赤的疑惑》、《IQ博士》、《似水流年》、《孤身走我路》
  • 陳慧嫻: 「歸來吧」
  • 蔡國權:《不裝飾妳的夢》
  • 彭健新:《借來的美夢》、《二等良民》
  • 翁倩玉:《信》
  • 露雲娜:《千年女王》、《傳說》
  • 盧業瑂:《為甚麼》、《坭路上》
  • 林志美:《感情的段落》、《你的眼神》、《甚麼是緣份》、《初戀》、《偶遇》
  • 區瑞強:《陌上歸人》、《雲外千峰》、《相識在童年》、《那天再重聚》
  • 泰迪羅賓:《點指兵兵》(與泰迪羅賓合填)
  • 夏韶聲:《童年時》、《交叉點》
  • 葉德嫻:《幸運是我》
  • 麥潔文:《萊茵河之戀
  • 王傑:《故事的角色
  • 許志安:《無聲的歌》、《純純的妳》、《荒謬的愛情》、《夢魂牽》、《情盡已完》

鄭國江兒歌填詞作品則包括:

  • 黃大仙兒童合唱團:《香蕉船》(香港電台兒童節目《香蕉船》主題曲)
  • 路家敏(原唱)/黃大仙兒童合唱團(第二版):《小時候》主題曲(香港電台兒童節目《小時候》主題曲)
  • 小太陽兒童合唱團(原唱):《叮噹》/《哆啦A夢》(日本動畫片集《叮噹》/《哆啦A夢》粵語版主題曲)
  • 胡渭康:《電子神童》(日本動畫片集《電子神童》粵語版主題曲)
  • 梅艷芳:《一股歪風》(日本動畫片集《電子神童》粵語版插曲)
  • 露雲娜:《千年女王》(日本動畫片集《千年女王》粵語版主題曲)
  • 露雲娜:《傳說》(日本動畫片集《千年女王》粵語版插曲)
  • 梅艷芳:《IQ博士》(日本動畫片集《IQ博士》粵語版主題曲)
  • 華星兒童合唱團:《忍者》(日本動畫片集《忍者小靈精》粵語版主題曲)
  • 陳松伶:《烏卒卒》(無綫電視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中《烏卒卒》環節主題曲)

更多作品可在#外部連結參閱其Discogs頁面。

主要填詞作品列表

粵語流行曲、粵語兒歌

書籍及傳記

電視節目(TVB)

  • 2023年:阮兆輝演藝70樂今宵

獎項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