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勛(15世紀—1550年代),號蒼岩,明朝武官,明朝開國勛臣武定侯郭英六世孫。

生平

正德初年,父親郭良逝世後,郭勛承襲爵位,並鎮守兩廣、統領三千營。嘉靖帝登基之初,郭勛因在大禮議事件中支持張璁,獲得嘉靖帝寵幸。嘉靖初年,統領京師左軍都督掌團營。並主持四郊興建,後恃寵驕橫。與大學士楊一清等交惡。嘉靖十八年(1539年),其借編撰《英烈傳》時,編造郭英射死陳友諒歷史,邀功請郭英配享太廟。群臣反對,侍郎唐胄尤其。後嘉靖帝不聽勸阻,仍然使其配享,郭勛則被加為太師[1]。後因行事緩慢,嘉靖帝書敕令與他,他卻說「何必勞煩皇帝寫敕令」。嘉靖帝大怒,責其「強悖無人臣禮」。給事中高時趁機告發郭勛所幹壞事,並稱他與張延齡交結,嘉靖帝益怒。嘉靖二十年(1550年)九月,將郭勛下錦衣獄。第二年冬,郭勛死於獄中[2]

歷史上傳聞其為《水滸傳》的原作者[3][4],後遭胡適等人考證批駁。

家族

夫人趙氏(1488年-1554年),梁國公趙德勝之曾孫女,誥封武定侯夫人,生子郭守乾,襲封武定侯。一女嫁惠安伯張鑭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