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邦迪對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邦迪对峙map
Remove ads

邦迪對峙(英語:Bundy standoff)是2014年發生於美國農場主克萊文·邦迪英語Cliven Bundy及其支持者與美國執法當局之間的武裝對峙事件。

快速預覽 邦迪對峙, 日期 ...
Remove ads
Remove ads

前因

法律爭議

美國聯邦政府指控克萊文·邦迪自1993年以來,在內華達州聯邦政府地塊放養牛群,卻長期不交放牧費,累積欠費高達上百萬美元。事件起因為1989年,美國的土地管理局(BLM)宣布內華達州東南部是頻臨絕種的沙漠龜的自然保護區,該區域禁止放牧,但邦迪位於維京河谷的牧場正好與保護區部分重疊。由於在保護區內放牧,聯邦政府開始向邦迪要求繳納罰款。然而邦迪則表示,他的祖先自1877年起就在這片牧場上放牧,當時土管局尚未成立,他們遠比聯邦政府更早擁有土地的所有權,因此邦迪自1993年起便拒絕繳納任何罰款。根據網路消息指出,事件是因當地政府包括土地管理局受到財團權貴指使,想徵收邦迪一家土地未果,才會使出包括劃定自然保護區在內的各種手段想趕走邦迪一家。 1993年,邦迪一家家族為了抗議土地管理局的新放牧規定,拒絕更新(renew)允許他們在邦克維爾(Bunkerville, Nevada)公有地放牧的執照[2],此後一直在沒有更新執照的情況下,在公有地放牧。

對邦迪一家而言,他們認爲美國聯邦政府對這片土地沒有行使憲政的權力,但是他們的想法卻不斷被聯邦法院駁回。美國最高法院指出,美國憲法第四條規定,美國可以授權國會去管理聯邦的資產[3][4][5]

Remove ads

長期對抗

1998年,土地管理局按照美國內華達聯邦地區法院的判決,禁止邦迪一族在該公有地放牧 (該地之後被設為邦克維爾的社區農圃)。

2013年7月,聯邦法院下令邦迪一族不得進入聯邦政府在內華達州克拉克郡南邊所管理的土地。法院判決邦迪必須向美國內政部土地管理局支付100萬美元的罰款,包括邦迪過去在內華達州東南部的聯邦政府土地上放牧的費用(該公有地與邦迪的農場相鄰)[6],但邦迪拒絕繳納罰款[7]

經過

爆發

2014年3月27日,位於克拉克縣的145,604英畝聯邦土地以「捕獲,扣留並清除非法侵入的牛群」為理由暫時封閉,而美國聯邦土地管理局的執法人員於4月5日開始圍捕進入該土地範圍內的將近400頭牛(由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監督),其中將近90%屬於克萊文。

邦迪一家不服,認為其家族早在1877年就遷徙至此,而美國內政部土地管理局直到1946年才成立,因此該家族擁有牧場所有權。克萊文·邦迪英語Cliven Bundy的兒子戴夫(Dave)與其親友前去與警察理論,在議論過程中與警方發生衝突,導致戴夫被捕[8][6]

4月12日,包括克萊文以及一部分武裝人員在內的大批抗議者要求聯邦土地管理局釋放被抓捕的牛群,他們在邦迪的牧場周圍設立營地和民兵路口檢查站,將被執法人員收繳的邦迪家的牛和看守牛群的警察營地包圍[7]

結束

迫於壓力, 克萊文·邦迪和新任的土地管理局局長尼爾·科恩澤英語Neil Kornze在警長道格·吉萊斯皮英語Doug Gillespie (politician)斡旋下進行談判,局長選擇放棄圍捕牛群的行動、撤走執法人員、釋放克萊文的牛群以緩解局勢[6]

後續

衝突結束後不久,美國聯邦政府起訴包括邦迪本人及其兩名兒子在內的17人[9]。直到2015年末,克萊夫·邦迪依舊在聯邦土地上放牧並且沒有支付放牧費用和罰款[6][10]。2017年7月26日,17名被告之中的來自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格雷戈里·布萊森(Gregory Burleson)被判處68年監禁[9]

新聞調查網站Infowars.com曾指出,為了在內華達州與中國合作太陽能開發案的美國國會議員里德(Harry Reid),主導了這一次的強制迫遷,但事後遭到里德否認,同時太陽能廠計畫也已於2013年撤出內華達州。邦迪本人則堅稱,瀕臨絕種的沙漠龜只是幌子,聯邦政府要收回他的牧場,只是想藉此開發更賺錢的門路。[11]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