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罗马帝国行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達爾馬提亞(拉丁語:Dalmatia)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名稱來源於居住於亞得里亞海東海岸中部的同名伊利里亞人部落。其範圍涵蓋了今日的阿爾巴尼亞北部、克羅埃西亞大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蒙特內哥羅、科索沃以及塞爾維亞,較現在克羅埃西亞的達爾馬提亞地區大很多。該區域最初叫做「伊利里亞」(希臘語)或「伊利里庫姆」(拉丁語)。是伊利里庫姆拆分後的兩個行省之一,另一個是潘諾尼亞。
希臘人將亞得里亞海沿岸沿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向內陸延伸的區域稱作「伊利里亞」。羅馬人最初也這樣稱謂,後改為「伊利里庫姆」。在前229年、前219至218年及前168年,羅馬與地區南部的阿爾迪安王國爆發了三次伊利里亞戰爭,最終於公元前168年將其消滅,拆分為三個共和國[1]。此地區遂納入到羅馬的保護之下。因中部及北部地區的海盜襲擊義大利東北部,屋大維(後成為奧古斯都)於前35至33年間在此進行了一系列行動[2][3]。該地可能於前27年成為羅馬的一個元老院行省——伊利里庫姆行省。但因公元前16至10年間北部並不安定[4][5],而改為元首行省。伊利里庫姆的行政組織建立於奧古斯都在位時期及提貝里烏斯統治早期[6]。
隨著羅馬征服了潘諾尼亞更多的內陸領土(多瑙河中段),沿海地區改稱為「達爾馬提亞」。伊利里庫姆則由潘諾尼亞及達爾馬提亞組成一事最早於公元9年由維萊伊烏斯·帕特爾庫魯斯提及[7]。公元6至9年間,此地曾發生大規模叛亂,維萊伊烏斯為達爾馬提亞軍事指揮官[8]。
伊利里庫姆行省最終被撤銷,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更小的省份:達爾馬提亞與潘諾尼亞,但是具體時間並不明確。沙舍爾-科斯認為應當為韋斯巴薌統治時期[9]。
戴克里先及君士坦丁的行政改革對帝國行省進行了細分,達爾馬提亞為潘諾尼亞管區的七個省份之一。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死後,羅馬帝國被其子瓜分,帝國分為了三個大區,分別是高盧、義大利、阿非利加與伊利里亞以及東方。潘諾尼亞地區起初屬於義大利、阿非利加與伊利里亞大區。可能於347年,君士坦斯一世將馬其頓管區、達契亞管區以及潘諾尼亞地區從中劃出,成為伊利里亞大區,亦有可能是343年君士坦斯向義大利指派地方官員時成立的該大區[10]。
德國歷史學家特奧多爾·蒙森在其著作中寫道,達爾馬提亞沿海及其島嶼至4世紀被完全羅馬化並通行拉丁語[11]。克羅埃西亞歷史學家亞歷山大·斯蒂普切維奇則敘述道,對該時期考古資料的分析表明,羅馬化過程是相當有選擇性的。儘管沿海和內陸的城市中心幾乎完全羅馬化,農村狀況卻截然不同。他們繼續使用母語,崇拜原本的神靈,遵循傳統,並沿用原本的的部落組織[12]。
454年,達爾馬提亞的一位軍事指揮官馬西利努斯反叛西部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控制了達爾馬提亞並自行管理此地,直至468年去世[13]。尼波斯此後成為達爾馬提亞統治者,儘管他和東部皇帝利奧一世有親緣關係,但此地歸屬於西羅馬帝國。而達爾馬提亞也一直保持著自治。474年,利奧一世為便於廢黜篡位的格利凱里烏斯,任命尼波斯為西部皇帝。尼波斯率軍進入義大利,迫使格利凱里烏斯退位,但不久之後,歐瑞斯特將其推翻,任命自己的兒子羅慕路斯·奧古斯都為皇帝,尼波斯逃回達爾馬提亞[14]。476年,奧多亞塞廢黜了羅慕路斯·奧古斯都並自任義大利國王。尼波斯則繼續管理達爾馬提亞,直至480年被暗殺。此後一位軍事指揮官Ovidia治理了幾個月。然而,奧多亞塞以尼波斯被殺為由進軍達爾馬提亞,擊敗Ovidia後將達爾馬提亞併入義大利。488年,東部新皇帝芝諾派遣東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大帝進攻義大利。狄奧多里克經過四年的戰爭,擊敗奧多塞亞,在義大利定居並建立了東哥德王國,此後,達爾馬提亞及潘諾尼亞其他地區都歸於其管轄[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