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2014年,香港連儂牆(英語:Lennon Wall)指的是雨傘革命期間所產生的粘貼標語訊息等的一堵民主拼接牆[1]。連儂牆當時出現於金鐘夏慤道香港政府總部,並被視作當時金鐘「佔領區」的主要地標,是一個要求特首選舉民主化的集體重大雨傘運動藝術作品。
那是一面覆蓋了超過一萬張便利貼牆,在10月2日開始出現,上面寫滿示威者對民主普選的訊息,類型包括語錄、歌詞、字句和圖形等。包被噴上「來自布拉格,我們支持你,香港」的英文字樣,以表達捷克人對香港示威者的支持。2014年12月10日佔領行動完結後,大部分的藝術品被清拆以作歷史記錄,而很多示威者一直試圖重現包括連儂牆在內的一部份藝術品[2],這在後來引發14歲女孩因在牆上用粉筆繪製花朵而被逮捕的事件[3]。
一些示威者意識到,到了雨傘運動的盡頭時,這些筆記會被清除,他們認為有必要記錄這些作品作為紀念,因此有活動招募示威者來保存作品,包括收集在連儂牆上的便利貼。示威者在2014年10月25日開始為連儂牆拍攝照片[4]。
2014年12月23日,一個14歲少女因在連儂牆上用粉筆塗鴉而被逮捕,而警方在扣留少女17個小時後,又以少女的父親無能力照顧女兒為理由,向法院申請「兒童保護令」。地方裁判法院在29日裁定把該名女童送入兒童院3個星期。為此,少女的代表律師向高等法院提出上訴。高等法院法官湯寶臣在31日下令立即釋放該名少女,但要求她在保釋期間要與父親同住並繼續上學,而且每次外出必須由家人或社工陪同,直至翌年1月19日再審理有關案件。此事引發公眾的爭議,而在高等法院作出裁決前,香港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在臉書(Facebook)上發起聯署聲明,聲援這名女童,並表達對警方申請「兒童保護令」的不滿,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經吸引了近5萬人聯署簽名支持。[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