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主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車臣共和國(俄語:Чече́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羅馬化:Chechenskaya Respublika;車臣語: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羅馬化:Noxçiyn Respublika),或按車臣語名譯納赫喬共和國[11],通稱車臣尼亞[12](俄語:Чечня́,羅馬化:Chechnya,發音:[tɕɪtɕˈnʲa];車臣語:Нохчийчоь,羅馬化:Noxçiyçö,發音:[ˈnoxtʃiːtʃɥø]),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車臣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提亞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喬治亞接壤,首府為格羅茲尼。
車臣共和國 | |
---|---|
![]() | |
Чече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
其他轉寫 | |
• 車臣語 | 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 |
頌歌:沙特拉克之歌 | |
![]() | |
座標:43°24′N 45°43′E | |
國家 | ![]() |
聯邦管區 | 北高加索聯邦管區[2] |
經濟地區 | 北高加索經濟地區[3] |
建立 | 1993年1月10日[4] |
首府 | 格羅茲尼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車臣共和國議會[5] |
• 首腦[5] | 拉姆贊·卡德羅夫[6] |
面積[7] | |
• 總計 | 17,300 平方公里(6,700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75 |
人口 | |
• 估計(2016年1月)[8] | 1,395,678 |
• 市區 | 32.1% |
時區 | 莫斯科時間![]() |
ISO 3166碼 | RU-CE |
車牌 | 95 |
官方語言 | 俄語[i]、車臣語[10] |
區劃代碼 | 96000000 |
網站 | http://chechnya.gov.ru |

俄羅斯帝國
伊瑪目國最大疆域

因複雜的歷史原因,車臣共和國接連不斷引起北高加索的軍事衝突,印古什共和國因此從車臣地區分出,最終引發第一次車臣戰爭,車臣地區事實上獨立。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佔領車臣,並開始平定北高加索叛亂。兩次戰爭中,車臣地區慘遭蹂躪,首府格羅茲尼前後發生四次戰役,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基礎設施毀壞嚴重。戰後,俄國開始重建車臣,如今的車臣共和國由戰爭狀態恢復正常,首都格羅茲尼在內的城市也得到重建。普丁政府任命在戰爭中變節投靠俄軍的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穆夫提艾哈邁德·卡德羅夫為車臣領導人,但此人後於2004年5月9日被炸死。目前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之子拉姆贊·卡德羅夫任車臣共和國首腦[13]。
處於流亡狀態的有限承認國家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申索此地的主權。
車臣歷史
車臣地理
人口
註釋
參考文獻
參閲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