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巴斯德(法語:Louis Pasteur,發音:[lwi pastœʁ] (ⓘ),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免疫學和發酵工藝等領域奠基人之一。他以借生源說否定自然發生說(自生說)、倡導疾病細菌學說(菌原論),以及發明預防接種方法以及巴氏殺菌法而聞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稱頌為 「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2]。他和費迪南德·科恩以及羅伯特·科赫一起開創了細菌學,被認為是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之一[3],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4][5][6]
生平
巴斯德於1822年生於法國東部汝拉省城市多勒。他父親是拿破崙軍騎兵隊的一名退伍軍人,後成為皮鞋匠,家境並不富裕。巴斯德出生2月後,他們家就搬遷到阿爾布瓦[4]。他在1839年-1842年在貝桑松皇家學院學習,並開始對科學感興趣。由於對科學的興趣,巴斯德從1843年-1846年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學習,1845年獲碩士學位,1847年獲博士學位畢業。他於1848年開始任第戎大學物理學教授,後在1849年轉至斯特拉斯堡大學理學院任化學教授[8]。在那裡,巴斯德遇到了他的妻子並於1849年5月29日結婚。巴斯德共有過5個子女中,只有兩個活到成年,而其餘三個死於傷寒,此事激發了他去研究治癒各種傳染病的方法。[4][9]他在1868年首次中風,1887年再次中風。1895年9月28日卒於巴黎,享壽72歲。[10]
研究經歷
巴斯德於1854年-1857年任里爾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和化學教授,1857年-1867年任巴黎高師的主管行政管理和科學研究的主任,於1862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63年-1867年兼任巴黎美術學校教授,1867年-1874年任巴黎大學化學教授,1869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67年-1888年任高等師範學校生理化學實驗室主任,1882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87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永久秘書,1888年-1895年任巴斯德研究所所長。1892年,巴黎大學為慶祝巴斯德70壽辰舉行了盛大的國際性慶典。[8]
研究貢獻
早期的巴斯德是一名化學家,還在大學時代,巴斯德便開始了對化學結晶體形態和結構的研究。當時,人們發現從生物合成的酒石酸會令平面偏振光右旋的,但是化學合成得到的酒石酸(異酒石酸)卻沒有旋光性,但是化學分析表明,這兩種途徑得到的酒石酸的化學反應和元素構成都是一模一樣的。通過顯微鏡的觀察,他發現化學合成的異酒石酸裡實際上包含了兩種晶體。一種就是常見的右旋的酒石酸,另一種則是左旋的。兩種晶體的混合後,使得旋光性消失。巴斯德在1848年發表了他的發現[11][12]。這一發現證實了旋光異構體的設想,對結構化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13][14][15][16][17]巴斯德以後又提出了分子不對稱性理論,開創了立體化學研究的途徑。他還發現生物體對這兩種不對稱性的晶體具有明顯的選擇性。
法國的葡萄酒業非常有名,但是久置的啤酒和葡萄酒會變酸。里爾釀酒商向巴斯德請教如何防止讓酒變酸。巴斯德首先研究了酒的發酵過程。他發現發酵是因為微生物(酵母菌)的增長造成的。酒變酸和發酵類似,不過是由不同的微生物引起的。巴斯德的發現改變了以往認為微生物是發酵的產物,發酵是一個純粹的化學變化過程的錯誤觀點。同時,巴斯德通過大量實驗提出:環境、溫度、pH值和基質的成分等因素的改變,以及有毒物質都以特有的方式影響著不同的微生物。他隨後創立了「巴斯德消毒法」(60~65攝氏度作短時間加熱處理,殺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種消毒法)並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8][17]
1862年,巴斯德經多次實驗,終於以鵝頸瓶進行實驗,證明煮沸的肉湯內,不會增長細菌;因此否定認為「生物隨時可由非生物發生」的自然發生說(無生源論、自生論)。他提出「一切生物來自生物」的結論(即生源論)[18],是第一位了解微生物存在於食物中及其作用的科學家。
除了發現防止紅酒變酸的方法之外,巴斯德也找到了導致蠶生病的原因。他的研究成果捍衛法國在絲織產業與時尚工業的優勢地位,這又是一樁足以令全法國人向他致敬的傑出成就。他接著將研究範圍拓展到家禽、家畜與人類疾病作用的方式,更透過研究疫苗證實其功效。巴斯德提出了預防接種措施,認為傳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變成防病的疫苗。他於1881年著手研究狂犬病,1885年以減毒的方式(the method for attenuatio of virulent microorganisms)研製出減毒狂犬病疫苗,巴斯德的名聲引來大西洋彼岸的求助,當時美國新澤西幾名男童遭到感染狂犬病的犬隻攻擊,性命垂危。這起新聞引起美國民眾的重視,自發集資協助這幾名男童跨越大西洋至巴黎,尋求巴斯德的救助,而巴斯德也不負眾望,利用他研究出的狂犬病疫苗,在同年7月6日治療一受狂犬咬傷的9歲兒童Joseph Meister。[8]至此,巴斯德已經是跨越歐陸國界及大西洋隔閡的知識英雄。
信仰和靈性
天主教的觀察者經常說巴斯德一生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巴斯德的女婿在他為巴斯德所寫的傳記中也寫過:
他完全相信上帝和永恆,深信今世賦予我們從善的力量將一直持續至來世,這種感情貫穿在巴斯德的整個生活當中。他念念不忘《新約》的福音所闡明的德行教條。就在自己生命的最後幾周里,巴斯德對先人的宗教儀式充滿了敬意。他樸素而自然的以這種儀式作精神支柱。[19]
莫里斯·瓦萊里-拉多是巴斯德女婿兄弟的外孫,也是天主教徒。他也堅持巴斯德深信天主教。[20]有一個被巴斯德·瓦萊里-拉多和莫里斯·瓦萊里-拉多證明是假的所謂巴斯德的話:[21]"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nearly is my faith that of the Breton peasant. Could I but know all I would have the faith of a Breton peasant's wife".[4]根據莫里斯·瓦萊里-拉多,[22]這個錯誤的傳言最早是在巴斯德時候不久出現的。[23]
但巴斯德的外孫路易斯·巴斯德·瓦萊里-拉多說,巴斯德僅僅相信天主教中的靈性,但沒有參加過日常的宗教活動,[24]儘管巴斯德信仰上帝,一般說,他的觀點更接近自由思想家而不是天主教,他表現更多地是靈性的而不是宗教的。[25][26][27]巴斯德也反對將科學和宗教混在一起。[28][29]
對巴斯德的指控
1995年,在巴斯德逝世百年紀念之際,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史教授拉爾德·蓋森出版了《巴斯德的隱秘科學》(The Private Science of Louis Pasteur)一書。書中聲稱,巴斯德這位「最完美無缺的科學家」有欺騙行為,巴斯德的實驗記錄有的不符合他公開的說法,並且他還從事了違反醫學倫理的試驗。[30]《紐約時報》立刻報道了該書的出版。[31][32]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佩魯茨在《紐約書評》上發布文章《為先驅辯護》進行詳細的反駁。[33]此後,相關爭論一直不斷。[34][35][36]
巴斯德研究所
1887年,巴斯德在巴黎以募捐方式創立了一所公益型私人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建立之初,研究所規模很小,第一批研究隊伍僅設5個實驗室,有5位室主任和14位助手。至2005年,巴斯德研究所擁有一所醫院。該所既是傳染性疾病、熱帶病理學和免疫系統疾病的專業保健中心,又是研究生教育(科研和臨床培訓)中心,生物學基礎研究中心、公共健康應用研究中心。同時它還建有一個博物館、一個包括圖書館在內的科技信息中心、多家公司和分布在全球29個國家內的32所研究機構。[37][38] 共有8位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在該所學習和工作過,他們是拉韋朗,梅契尼科夫,博爾代,尼科爾,博韋,利沃夫,雅各布和莫諾。[38]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