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質量黑洞是黑洞的一種,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至倍(至千克)。現時一般相信,在所有星系的中心(包括銀河系的中心在內)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比較
形成
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有幾個方法。最明顯的是以緩慢的吸積(由恆星的大小開始)來形成。另一個方法涉及星雲萎縮成數十萬太陽質量以上的相對論星體。該星體會因其核心產生正負電子對所造成的徑向擾動而開始出現不穩定狀態,並會直接在沒有形成超新星的情況下萎縮成黑洞。第三個方法涉及了正在核塌縮的高密度星團,它那負熱容會促使核心的分散速度成為相對論速度。最後是在大爆炸的瞬間從外壓製造原生黑洞。形成超大質量黑洞的問題在於如何將足夠的物質加入在足夠細小的體積內。要做到這個情況,差不多要將物質內所有的角動量移走。向外移走角動量的過程就是限制黑洞膨脹的因素,並會導致形成吸積盤。根據觀測,黑洞的類別有著一些差距。一些從恆星塌縮的黑洞,最多有10倍太陽質量。最小的超大質量黑洞約有數十萬太陽質量。但卻沒有在它們之間的中介質量黑洞。不過,有模型指異常明亮的X射線源有可能是在這個遺失範圍的黑洞。
都卜勒效應量度
直接量度圍繞鄰近星系核心邁射的都卜勒效應,只有在中央高物質密度的情況下,才可以發現很快速的克卜勒運動。現時唯一已知可以在細小空間中包含足夠物質的是黑洞,或是在天體物理學上很短的時間內將變成黑洞的物體。對於較遠的活躍星系,寬譜線的闊度可以用來探測圍繞近視界的氣體。反射繪圖的技術就是利用這些譜線的變化來量度其質量,而黑洞的旋轉有可能加速了活躍星系的「引擎」能量。在很多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被認為是活躍星系(如賽弗特星系及類星體)的「引擎」。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及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2]基於歐洲南天文台[3]及凱克天文台[4]的數據,提供了證據指人馬座A*就是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根據計算,它可能有431萬倍的太陽質量。
銀河系以外的超大質量黑洞
於2004年5月,Paolo Padovani及其他天文學家發表他們發現了在銀河系以外30個超大質量黑洞。他們的發現令我們知道超大質量黑洞的數量最少是以往所知的兩倍。現時相信每一個星系的中央包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而它們大部份都處於「不活躍」的狀態且吸積不多。相反在球狀星團的中央卻沒有黑洞,不過相信一些如在飛馬座的M15及在仙女座星系的馬亞爾II的中央仍有黑洞,估計質量約有的太陽質量。一些星系,如0402+379星系有兩個超大質量黑洞,形成一個二元系統。若它們相撞,將會產生強勁的重力波。
超大質量黑洞質量與星系形成
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與其身處的星系形態有關。這顯示了星系球體的質量與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有著相互的關連。而黑洞的質量亦與星系的分散速度有著更緊密的關連。但是這個關連卻未被解開
特大質量黑洞
特大質量黑洞(英語:ultramassive black hole)則是擁有著超過 1010太陽質量,目前位於巨大質量黑洞列表的前兩名TON 618以及S5 0014+81很可能屬於特大質量黑洞。
相關條目
閱讀
- Fulvio Melia. The Edge of Infinity.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in the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81405-8.
- Fulvio Melia. The Galactic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691-13129-0.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